劉伯溫讚賞劉芒的氣魄,但也提醒,正因如此,現在的策略重點,應該從公孫瓚身上轉移了。
“轉移到哪裡?袁本初嗎?”
劉伯溫搖搖頭。“袁本初還在其次,我主現在需要關心的,是劉幽州。”
“州牧?他會對我不利?”
劉芒雖自恃聰明,但政治問題,實在太複雜,太善變,劉芒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
不過,劉芒雖然不會傻到把劉虞當成至親至愛之人,但他還是不能相信,劉虞會對自己不利。
“劉幽州當然不同於公孫伯珪,即便有些想法,也不會如公孫伯珪那般,如此激烈、極端。公孫伯珪大傷元氣,出乎劉幽州預料。薊縣那邊,最樂於見到的,還是我主與公孫伯珪兩敗俱傷。如此,則薊縣安穩,劉幽州安穩。”
政治,太特麼複雜!
劉芒的前世,混的是社會,講的是義氣。
而穿越到漢末,混的是天下,講的是權謀和爾虞我詐。
劉芒漸漸懂了。
在一條街面上混,義氣是值得驕傲的本錢。
義氣,是深植在劉芒的骨子裡,已成為他的天性。
只是,他現在要走的路,不是一條街;要面對的人,也不是街坊四鄰,而是虎視眈眈的各路梟雄。
“義氣”可以是罩在頭上的光環。但在這個以天下為籌碼的龐大的賭局中,面對所有對手,還要硬撐著頭頂光環,那這個光環,就可能成為束縛自己的緊箍。
……
劉芒在慢慢體會,慢慢適應這個時代特有的、複雜的社會關係。
但是,他還是不大相信,一項以寬厚待人的劉虞會算計自己。不管怎麼說,起碼在對待公孫瓚的問題上,劉虞算是自己的盟友。
可是,劉伯溫卻不這麼看。
他認為,劉虞也許不會像對付公孫瓚一樣算計劉芒,但劉芒的快速崛起,肯定會讓劉虞擔心,擔心劉芒成為第二個公孫瓚。
依劉虞的個性,即使他擔心,也許也不會對劉芒動兵,但劉芒先做好打算,有利而無害。
早作打算和安排,才能在最合適的時機,搶先一步,應對與劉虞之間不可避免的分裂。
早作打算,既可以爭取主動,為自己謀求最大利益,還能避免和劉虞徹底撕破臉。
在這個世上,沒有朋友不是問題,全是敵人才會有危險。
按照劉伯溫規劃的方略,幽州不是久留之地,幷州才是適宜之地。
因此,現在所做的一切,都要著眼於奪取幷州這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