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有罪,犯著不同的罪,我能決定誰對,誰又該要沉睡...】
這時候很多人也就放棄了聽懂,說唱歌曲唱的那麼快,同樣時間段輸出的歌詞那麼多,歌詞多就意味著資訊量大,一次就能聽懂,那你大腦的資訊處理能力得多強大?或者說這首歌寫的得多簡單易懂?
既然是首難懂的歌,那聽flow的聽感夠爽就行,就像《夜的第七章》第一遍也沒聽懂,光看他們的舞臺編排去了,後來才知道多牛X,每句話都是福爾摩斯里的話。
有了這樣想法的聽眾,很快能發現一個規律,這首歌的伴奏算是四個樂句一個迴圈,而每當迴圈的時候,李一牧就會從大風格上換一個flow,可能節奏變快。
比如第三個迴圈中,每一句的前兩個位元組奏速度很快,聽起來很帶感:
【低頭親吻我的左手,換取被寬恕的承諾,老舊管風琴在角落,一句一句一句伴奏...】
這一句結束後,又開始了帶著旋律的說唱,悅耳許多,最後一句“一起來禱告”把歌曲代入了副歌:
【仁慈的父我已墜入看不見罪的國度,請原諒我的自負,ah ya ya check it check it ah ya...】
這時候還在堅持分析在唱什麼的人,突然明白了,哦,《以父之名》的父是神父的意思,所以前面才有禱告的嘛,正當他們洋洋得意,準備發表觀點的時候。
【父親牽著我的雙手,輕輕走過,清晨那安安靜靜的石板路...】
這下他們又一頭問號了,關父親什麼事?其實李一牧剛開始也不懂這首歌,還是配合MV才稍微看懂了一點,這個父可能不只是一個父的意思,他包含著:神父、教父、父親三個“父”。
大概講述的是一個替父報仇的少年,幹掉教父,雖然復仇了但一直備受良心的譴責,所以又向神父懺悔的故事...
間奏部分,鋼琴聲出現,氣氛開始緩和起來,但是這個時候大家已經不相信李一牧這個人了,你讓我們緩和那麼多次,每一次都用那麼驚悚的音效把人重新變緊張,這次我真的不相信你了!
但是當女高音那讓人沉淪的義大利美聲演唱出來,而且這一次的演唱聲音還挺長,讓人不由自主的開始放鬆起來,就在你都準備閉上眼睛去洗禮靈魂之時,一連串聲音再次驚醒!
&n&n...】五聲槍響,立刻把你拉回了現實,李一牧開始了第二段主歌的演唱。
當第二段副歌結束後,又傳來了一聲槍響,有人可能會好奇,為什麼這裡有單獨的一聲呢?但還沒等細想,就又被歌曲拉住了注意力。
李一牧和女高音開始同時了高音演唱:
【仁慈的父,我已墜入,看不見罪的國度,請原諒我,我的自負,刻著一道孤獨...】
第三段副歌就更難以抓取到資訊點了,因為在演唱的過程中,開啟了傳說中的“禁忌二重唱”,李一牧在演唱副歌的同時,還有他的和聲在說唱。
最後結尾在一句說唱:【我慢慢睡著,天剛剛破曉!】
李一牧又唸了兩句禱告文,一聲阿門,結束了整首歌曲的表演,現場響起掌聲,他們感覺很震撼,雖然具體哪裡震撼不太能說出來,但整首歌聽完,就是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分析的事情讓樂評人來吧,我聽的爽了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