幷州此次大勝,顧家聲威暴漲,匈奴退兵據說直往幽州退去。
欒琸並未久呆,匈奴兵一退就直接趕往幽州與皇叔匯合。
為表謝意,欒琸臨走時,顧鈞不僅給他帶了一車方便攜帶的神火箭,還送了滿滿數十車糧草。
送走了欒琸,顧鈞按功論賞,堅守陽邑的縣令華超與縣尉武濱不僅受到表彰,顧鈞還會寫摺子送到惠康為他們請功。
不僅是他們二人,還有早前顧家未抵達前陽曲縣令吳巖與縣尉杜遠,還有祁縣縣令古於唐,都被表彰請功。
除了駐守在外的官員,晉陽城內功勞最大的自然是帶兵馳援的顧逸疏,還有兵曹範羨,此一戰,刺史府內上下官員凡在這次戰役中出力的都受到了刺史的讚賞。
如此一來,刺史府的官員隱隱就分成了兩派,務實派與袖手派。而這兩派人馬經此一役原本的和平表象也慢慢的被撕破。
顧鈞對於此很滿意,很多事情他不方便動手,就只能請別人出手。
在幷州的官位上,在其職就要謀其政,以後渾水摸魚這種就要掂量一二了。
前頭論功行賞有人歡喜有人憂,後堂顧母正在準備兒子前往安定郡迎親的事情。
這次大勝顧逸疏揚名,這婚事就更體面了,想來李家那邊必然會很滿意。
李家何止是滿意,李二夫人簡直是臉上笑開了花,這誰能想到啊。當初這婚事才成的時候,她心裡是不滿意的,說起來還是因為顧逸疏的名聲不如明瓚。
可現在呢?
明瓚現在在李二夫人眼中跟自家女婿提鞋都不配!
李茶英與李嵐英來給姐姐添妝,姐妹三個說說笑笑真是好不熱鬧。
明家倒是上門來提李嵐英的婚事,但是明恪沒有出面,李族長心中有數是為什麼,一口咬定要明恪親自前來,於是這婚事自然是拖著不能成。
李嵐英心裡鬆口氣,如今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
“阿姐,我是真的捨不得你。”李茶英抱著李明英的胳膊撒嬌。
李嵐英坐在一旁就差翻白眼了,如今她與李茶英的關係大為改善,尤其是上次若不是李茶英,自己現在說不動就與明恪把婚事定下了。
雖說當初這事兒是因為自己拽了李茶英一把而起,但是她並沒有覺得李茶英就欠她的,是她自己的主動拽人,又不是李茶英讓她做的。
“捨不得我,到時候你跟嵐英去看我,我想清儀見到你們也會很高興的。”李明英笑著說道。
李茶英嘆口氣,“我倒是想呢,到時候再說吧。”
李嵐英此時說道:“我聽說你要回惠康,是真的還是假的?”
李茶英就搖搖頭,“還說不好,我爹孃在惠康相看了一門親事,所以想讓我回去看看。”
李明英看著妹妹,“若是大伯與大伯母看好了倒是好說,但是當初把你送回安定不就是想要在這邊為你定親事嗎?”
李茶英就道:“出了嵐英的事情,我爹孃就猶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