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卷的劇情分析之前,我要先簡單梳理一下兩卷以來近藤詩織的人物形象。
實際上,我看到有不少的書友提出她比較白給,行事太過粗莽,或者行事不是那麼有邏輯,總而言之不是那麼討人喜歡。
這件事情,分開來看,大概會更合理一些。
首先,近藤詩織的出身,是鎌倉的武士家庭。
父親是相當傳統,且觀念略有些古板的人。母親則是性格溫婉,但帶些狡黠的型別。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家庭教育以父親為主導,從小接受劍道教育,身受父親影響的她,行事必然是先行而後思。
劍道不容猶豫,一切以反應、觀察與迅速為先。
加上鎌倉實際上是座不大的城市,接觸的人也不多,近藤詩織的性格比較單純,行事稍加“魯莽”一些是可以理解的行為。
體現在第一卷中的做法,也就是被認為魯莽,或者白給的做法,有那麼幾件事。
第一件,也就是第一卷最開始,因為上原朔“劍道技藝高超”,而希望住進他家,觀察他的技藝。
作為修習劍道,性格單純的人,想向更強者學習是相當正常的事。至於住進上原朔的家……在上原朔拒絕之後,她實際上並沒有繼續糾纏這件事。
最後因緣際會住進上原朔家,是因為上原朔能力的副作用,為了看護上原朔而留下住宿。
這應該說是行事魯莽,還是白給,還是心地善良呢?
雖然心思單純,行事有些魯莽,但近藤詩織實際上是個敏感的女孩。
單純與敏感並不衝突。
這一點,在文化祭前,她詢問千菅雪代的時候可以初見端倪。
第二件,是關於惹到不良的事情。
這事情純屬偶然。
別忘了,鎌倉那個環境,在大量學生都家教嚴格,且練習各種“道”的情況下,怎麼可能產生不良。
她想要在女高裡找人切磋劍道,但顯然沒有人是她的對手,於是在鎌倉沒有遭遇過不良的她,莫名其妙地和不良“切磋”,打了不良一頓,惹到了不良。
所以說,這件事情,環境不同與性格單純的結合,造成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