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河的對手,越武高校一共先後派出五名選手。
除去給上原朔稍稍帶來麻煩的先鋒之外,副鋒、中間、副將三名選手沒有給上原朔造成哪怕一絲麻煩。
無論力量、反應還是精神都不及上原朔的他們,被上原朔以前二輪分別得前二本的成績迅速擊敗。
而越武高校的大將,眼下正在經歷自己參加玉龍旗三年來最艱苦的一次戰鬥。
第一輪的時候,他在第一合以戰術擊敗上原朔,但很快就被上原朔以同樣的戰術反擊,以一本對兩本的成績落敗。
而現在,正是第二輪的第二合——上原朔剛剛贏下第一輪,還有第二輪的第一合。
明明面對劍道上的對手時,獲得賽點的對手通常都會有壓人的氣勢,無論攻勢凌厲還是守勢愈發嚴密,都多少有些變化。
但眼前的北河選手並沒有。
這個名叫上原朔的先鋒,從擊敗越武高校的先鋒之後,輪番戰鬥之後,看上去沒有情緒起伏,沒有體力疲勞,甚至連眼神都沒有變化。
每位敗退下來的選手,向隊友與指導教師提出的,關於這個上原朔的印象,最特殊的就是他的眼神。
幽邃如淵,深不見底。
第一合自己在使用戰術時,還能夠專心於戰術,打他一個措手不及,拿下一本。
但當這個上原朔迅速在第二合進行反制,讓自己不得不依靠反應、力度以及對於對手的判斷進行對決後,他的眼神就成了最讓人頭痛的地方。
劍道選手們,習慣從對手的眼神判斷對手的下一步動作。
而上原朔的眼神,不僅能讓對手無法判斷意圖,還能讓對手不由慌亂。
「有虎臨側,如芒刺背」這句自家先鋒下場後提及的話語,在短暫的第一閤中,被越武的高校的大將再次驗證。
難道自己最後一次參加玉龍旗,就要以被不知名高校的先鋒一人斬作為結局?
兩方對峙中,越武大將的氣勢在一弱之後,又很快恢復如常。
沒有再準備新戰術的他,將竹劍舉高。
上段持劍,借勢壓人。
試過中段持劍各種方式後,越武大將確信難以藉此勝過上原朔。
以持劍姿勢先搶佔中線,大概是自己最後的機會。
前踏一步,越武大將大吼著“面”,將所有的氣力都灌注在竹劍上。
面對上原朔,他不敢留餘地。
上原朔的動作,變成略顯奇怪的中上段持劍。
竹劍舉高一半,卻又沒有完全舉高,看起來猶猶豫豫,就要犯下防守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