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根據學校這一次的安排,文化祭的舉辦時間是四月最後的星期一和星期二。”
二年B班的教室裡,逢坂和輝站在講臺上宣佈道。
他抬手將眼鏡向上推了推,觀察起學生們的反應。
與去年的反應稍有不同,這次的男女生們反應更加熱烈。
不少學生都已經開始湊近朋友,交頭接耳討論起文化祭上的安排。
當然,還是有看起來比較突兀的學生。
比如上原朔,比如近藤詩織。
不過兩人的具體表現不太一樣。
上原朔正望著窗外,似乎對文化祭並不感興趣。
近藤詩織則是看著周圍熱烈討論著的學生們,有些手足無措。
“安靜!以後有的是時間給你們討論!”
將學生們表現盡收眼底的逢坂和輝壓下了教室中所有的聲音。
“說一件和文化祭有關的事情。”
學生們各自坐直身體,等待著逢坂和輝的下文。
“這一次的文化祭,學校決定和校園祭採取同樣的安排,第一天以班級形式進行,第二天以社團和班級形式進行。”
“第二天社團的表現,也會計入社團聯盟的排位之中。請你們之中對社團事務比較上心的,和社內的同學好好商量應該如何安排。”
“以上。”
說完話的逢坂和輝轉身離開教室,沒有一絲拖泥帶水。
學生們注視著他的身影消失在窗邊。
接著,比剛才熱烈幾倍的討論聲瞬間在教室內響起。
上原朔仍舊保持著觀賞窗外景色的姿勢,但眼神已經放空。
北河的文化祭與大多數高校保持一致,學校只負責決定文化祭的時間,其它具體事項一律交給學生會處理。
將文化祭安排在新學年開學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是想讓新學生們迅速建立起關係。
而對於返校生們來說,在春假之後舉行的文化祭能夠幫助他們有效地提振精神。
至少上原朔從逢坂和輝那裡聽來的說法就是這樣。
“上原,這次你準備怎麼辦?”
沒等想到具體的事情,津村右輔就湊上來用力拍動上原朔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