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忙,向老三到處收貨,發貨,天天的不太著家。不過也真的很掙錢。
中間金芳同小六回家,從村裡接來一個堂妹,兩個村裡的小夥子。
都安置在作坊那邊住,那邊自己開火做飯同這邊也沒有什麼搭個。
向老三媳婦還問金芳:“找小夥子跟著一塊做點心,為什麼不招姑娘。姑娘不是更手巧嗎?”
金芳:“都是體力活,小夥子做更合適,在外面跑著,小夥子也比姑娘方便。”
小六:“嫂子,吳家大嫂聽說你用人,問我,她能不能來。”
金芳很詫異,沒想到,吳嫂子能走這步。看著不是這麼拿得起的人。
金芳:“她出來了,她家裡男人還能看得住。”
小六:“聽咱媽說,吳家的男人成天折騰,幹啥啥不成,收秋的糧食都賣了。”
金芳點點頭:“沒錢了也就不折騰了。”這麼折騰能有好嗎?
跟著:“咱們這用不了那麼多人。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吳家男人本來就同他們家有意見,金芳那是不太願意讓吳家人在家裡作坊的,凡事多想想肯定沒壞處。
不過能幫也得幫一把,吳嫂子在家裡使動不起自己的男人,孩子同她也得過日子不是。
金芳:“你彆著急,附近用人的地方很多,找個可靠的,我給吳嫂子介紹活。”
小六看看嫂子點頭就答應了。
過後找金奶詢問的,當初嫂子可是說願意用吳嫂子的。
老太太聽到這話,對孫女更放心了:“咱們家才到省城,家底薄,人情薄,折騰不起呢,扛不住事。等以後你們出息了,你嫂子肯定聽你的。”
同小六說道:“你放心,我也幫著看,保準找不太辛苦,比咱們家還錢多的地方。”
小六出來同兄嫂一塊過的時候,爹媽就告訴過她:“不懂的的地方就先看看。多問問。”
小六覺得,這就是她需要多看看,多問問的地方。
明顯老太太同嫂子覺得她的安排不合適。
背地裡詢問的三哥,向老三說的就直白了:“吳嫂子不是個頂事的,有她男人攪合著,哪也幹不長。你們這買賣不容易,經不住折騰,你別亂兜攬,給你四嫂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