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人家兩口子就非得套近乎。
六口人來的時候揣著錢心裡不踏實的很。
回去的時候揣著房契,心裡踏實了。
就連四間的屋子變成兩個戶主都弄好了。
向老三媳婦:“嫂子家裡有紅薯幹,回頭你給人劉叔送過去,表達一下咱們的心意。這事讓咱們自己跑,都不知道去找誰。”
向老二媳婦:“是這麼回事,人情不能讓你自己搭,你二哥,三哥看著劉叔不自在,回頭嫂子們準備了東西,你給人送過去。”
向陽:“成呀,不過就家裡東西,別弄貴的。不合適。”
向老二向老三:“沒想到咱們在鎮上也能有房子了,老四,這可是沾你光了。”
向陽:“花你們自己的錢,說著做什麼。”
向老三媳婦:“二哥那句話說得對,你大侄子,大侄女們,念你的好,念你們兩口子的好,念金奶的好。人家就能想到這麼遠,我可真是服氣了。”
向老二媳婦:“誰說不是。”
哥幾個美滋滋的回家,天都大黑的了。
雖然向陽同金芳沒有私下溝通,不過金芳也知道,向老二同向老三一塊在鎮上置辦了屋子,肯定比他們自己置辦屋子好處多得多。
沒看到向陽做了這事,一直對自己挑眉嗎?哈。嘚瑟呢。
首先,三家在一塊以後有照應,其次就是以後村裡人來人往的,她能跟著妯娌行事。而且在家裡這事也好說。
大半夜的回家,各回各家肯定是不太合適。
可就這麼去爸媽家,心裡也沒底。這事吧,其實還是做的衝動了。
金芳肯定是回自家了,要把房契給老太太看。
餘下的哥仨妯娌倆個,腳步有點躊躇。做是一回事,面對又是一回事。
說的再怎麼理直氣壯,這事也不對。
爹媽對他們那是百分百的不摻假。不過裡面攙和著向老大兩口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