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昂發現自己純屬想多了,羅斯和鄧肯還挺合得來的。雖然不是話癆,但也不至於一句話也不說。
而且,之前和球隊格格不入的巴恩斯,現在也和大夥兒打成了一片。
巴恩斯其實第一次集訓回家之後,就差點沒想打電話給自己的經紀人,讓他把自己從這個精神病院救出去。
但他一尋思,如果我覺得周圍的人都不正常,那就說明......我才是不正常的那一個啊!
所以,巴恩斯開始主動融入這個團隊。
雖然球隊氛圍已經越來越好,但球隊的戰術體系,磨合進度卻非常緩慢。
三角進攻,正如鄧利維所言,相比起其他體系,複雜程度要稍高一點。
這不像七秒進攻,你就一個勁兒地往前跑然後注意落位就行。
也不像爵士擋拆,打死了就那一個套路。
三角進攻本身並不複雜,但三角進攻在場上的變化實在是太多。
羅斯作為一個新秀,聽得是一臉懵逼。
畢竟高中和大學,他接觸的就一個戰術:“把球給我,我來解決問題。”
迪奧也聽得頭昏腦漲,我特麼現在天天減肥已經夠煩的了,還尼瑪擱著學戰術,我就是個打工的你不要折磨我了好不好!
巴恩斯更是聽得一頭霧水,老尼爾森的勇士靠什麼出名?快速反擊和無止境的三分球。
說白了,就是亂戰。
巴恩斯這輩子就沒好好打過陣地戰。
現在突然讓他打這麼複雜的陣地戰術,他真的很難適應。
雖然李昂和鄧肯這兩個絕對核心對三角進攻的理解很快,但三角進攻沒有其他人的參與,是很難打好的。
這很正常,你別說這支快船了,當年那支王朝公牛,公牛隊的很多人接受採訪時,也支支吾吾的說不出到底啥是三角進攻。
羅德曼則理解得更是簡單粗暴:“三角進攻就是老子把籃板球搶下來然後交給喬丹。”
所以,快船隊的諸位短時間內難以理解三角進攻也是很正常的。
在訓練場上,大夥兒的陣地配合就打得非常掙扎。
三角進攻這玩意兒,在原歷史裡除了禪師本人,可以說沒一個人能玩好。
但李昂有信心,因為三角進攻,說白了就是透過各種各樣的站位和跑位製造輕鬆的1對1機會。
三角進攻的特點就是不製造1vn,不依賴1v0,不排斥1v1。
大多數戰術的最終目的都是製造一個輕鬆出手的機會,既1v0的機會。
但三角進攻並不這樣,三角進攻的最終目的是製造一個給球星1v1的機會。
而李昂對自己1v1的能力很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