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做法黃啟微是贊同的。
理由是當年餘染父親的實驗就是因為沒有保密招來不少麻煩。人對於未知的事務,生來就帶著好奇和恐懼兩種心理,而人對於另一個人,則攜帶了愛和嫉妒兩種心情。這決定了當一個人做一件事時,觀眾必定會有支援或者反對兩種態度。
雖然餘染父親失蹤後實驗中斷,至今已經兩年有餘,但這個曾經在全世界掀起巨浪的實驗,要淡出人們的視野兩年的時間是不夠的。
時至今日,也一定還有人賊心不死還盯著他們,公開招募人手無異於是給對方可乘之機。
黃啟微贊同秘密實驗的提案:“我贊成秘密實驗,餘教授的失蹤就是正好的證據,我們必須十二萬分小心。”
說的雖然是正經事,但她一副在打壞主意的樣子。
餘染看在眼裡,雖然想問,但轉念一向還是放棄了!
黃啟微天賦極高,責任心和工作能力更是堪稱‘變態的強’,能夠跟得上她進度人至今為止一個也沒有。
她早已習慣了獨自工作,視難題為‘寶藏’,輕易絕不分享給他人。
但孤獨的鬥士說到底也只是一介凡人,也會有作為人的所有情緒。為了排解這些情緒,便有了千奇百怪、為常人不能理解的興趣,性格更是猶如人格分裂:
在餘染面前和麵對餘染之外的人,前一刻、這一刻和下一刻,不僅是態度不同,性格甚至人格都是斷裂式的!人送外號‘百變妖女’。
雖然性格怪異,但黃啟微一向擰得清輕重緩急,餘染並不擔心她的惡作劇會給實驗帶來什麼不良影響。
他此行的目的,只是為了告訴黃啟微重啟實驗的事情。該說的都已說完,餘染適時退場:“那我先回去了,你忙完就去我家,晚飯一起吃。”
知道晚上就會重新開啟實驗室,黃啟微幹勁十足:“看我為人類創造一個光輝的未來。”
餘染朝她說了句:“加油。”就轉身離開。
黃啟微目送他出門,然後回到桌案前面繼續繼續寫簡。瘦小的身影被竹簡牆圍在中間,認真、專注,筆走龍蛇,句雕日月,紙筆砌起長城,免她墮入那個庸俗的世界……大概所有見到這一幕的人都會這麼想。
但其實,‘百變妖女’常常眺望那個庸俗的世界。她天縱奇才,舉世無雙;天才是孤獨的,但並不是從生下來就已註定。
黃啟微天賦很高,可這裡是燕江城,在這座走在大街上隨便就能撞上幾個天才的都市,她並不奇特。
真正的斷裂發生在初二那年:透過領域測試,大部分人都找到了自己今後要發展的領域。
黃啟微在古文字方面有出色的才能和興趣,於是進入白毫中學古文字研究室,領隊是業內首屈一指的專家。在他的帶領下,每個學生都被寄予厚望。
那時候的黃啟微也並不出色,第一次摸底考試,成績在只排中等水平。那時候,誰都沒想到這次考試竟是黃啟微人生的分水嶺:
黃啟微本就對古文字感興趣,加上她有出色的才能,又能比同齡人專注,很快就脫穎而出,將其餘的人遠遠甩在後面。
而這個過程,只有短短一年,黃啟微也才十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