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的開端,都要從宋神宗的一次泰山封禪大典開始說起!
其實,早在《楊家將演義》等成書之前,泰山地區已有楊家將故事流傳,明代學者陸採《覽勝紀談》卷一《楊六郎》中說:“宋真宗封泰山,武臣楊六郎者,見一紅裳女子,自靈巖山洞中出,頂香迎駕而前,楊抽矢射之而隱。取香以呈帝,帝嘉其異,命六郎為守土巡檢,有司立精禮寺以表神蹟。有松一株大數抱,本朝弘治中,知府遣老人薪之,老人尋為虎所傷,家亦被焚。今其山下有楊六郎墓。”
按陸採於嘉靖十三年正月至泰山,有《泰山稿》一卷,集錄其登泰山吟詠,又有《覽勝紀談》十卷,多錄於泰山所聞之軼事傳說。“楊六郎”這一條即所採泰山軼事之一。
據此可知,泰山楊家將故事及遺蹟的出現,與北宋前期的重大事件——“天書封禪”有密切的關係。
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為洗“澶淵之盟”之辱,宣稱奉“天書”符瑞,舉行規模盛大的封禪大典。
當年十月,宋神宗封泰山,禪社首山!
在當時那起重大案件中,楊延昭,就是陪同宋神宗封禪的護衛,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楊前輩碰見了一個人!
與其說是一個人,倒不如說是他是神,來的更直白一點!
在上述的故事中,有對這件事情的描寫,但是描寫的並不完全,其中說楊延昭曾經見過一個人,兩個人於泰山之上,密談了很久!
而那個人是誰,楊前輩自己也不清楚,只能依稀分辨出,那是一個老者,而他也一直用泰山的名號來稱呼自己,就姑且稱他為泰山老人吧!
泰山老人遇見楊前輩之後,就向他說明了這無字天碑中的秘密!
這碑中,乃是他曾經於一千年前封印的一個魔物,而他也用一些手段煉製了這塊石碑,用來鎮壓魔物,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境魔和無字天碑!
那位老者曾經說過,境魔乃是得天地而生,只要人心有惡,那境魔就為不死不滅,因此只能將之鎮壓,並不能將之徹底抹除!
但是封印並不是萬能的,遲早有一天會破損,而封印出現破損的那一天,境魔可能會再次出世,因此,他需要有一個品行高潔之人駐守於這天碑之中,用來做鎮壓境魔的陣眼,如果境魔有異動,可以第一時間察覺,而後採取措施!
由於境魔乃是人心之魔,因此心性不堅定者,是萬萬無法擔當此大任的,思量權衡之下,老人覺得,楊前輩正是不二之選!
當楊前輩得知了這境魔的危害之後,也是當即決定,願意接手鎮壓這個魔物!
於是,在楊前輩死後,他的魂魄並沒有墮入輪迴,而是受那老人的接引,來到了這石碑之中!
石碑內的空間,乃是那個老人所煉製,所以其中蘊含著能夠鎮壓住境魔的強大力量,而楊前輩的魂魄,也在這股強大的力量作用下,越來越強,幾百年的時間,便達到了神鬼的層次!
楊前輩曾經也問過老人,既然你知道這境魔總有一天會逃出封印,而境魔又如此危險,為什麼不親自來鎮壓他呢?
老人只是笑著說道,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相比之下,境魔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