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張歆奕和陳賀,陳新直接帶著他們到生活製片安排的酒店…
先淦飯。
到酒店時,林妍已經帶著光頭徐老口子,還有佟麗雅雷大頭在這裡等著了。
吃飯期間,光頭徐問陳新:“小新,你在拍《那些年》的時候是不是就已經考慮好觀影人群了?”
在坐的都不會想到,投資加宣發只有一千來萬的《那些年》竟然能拿到2.58億,還出口韓日兩國,外加港臺地區。
這片子無非就是讓那些過了青春時期的年輕人產生共鳴而已,其他根本就沒有什麼內涵。
陳新吃了塊紅燒肉,緩緩開口道:“爭哥說得沒錯,在我準備寫這個本子前,我就考慮它的受眾,哪些人會買票進電影院,哪些人不會買票進電影院。”
“我們國內電影市場主要觀影人群年齡在二十歲左右,這個時間段的人要麼就是在校學生,要麼就是剛剛畢業的群體…”
“每個人的青春都很難忘,或喜或悲,就像電影剛上映那會打的宣傳標語‘青春就像一場大雨,即便遍體鱗傷,也還想再淋一次’…”
“我就是抓住這個點,所以才會在聽到朋友的故事後,決定把這個故事寫出來搬上熒幕。”
“結果顯而易見,我成功了。”
話音剛落,光頭徐就問道:“那你覺得喜劇的受眾群體是哪些人?”
“喜劇不分年齡,它拍出來就是讓人笑的,上到九十九,下到剛學會走路的小朋友都喜歡看。”
說到這裡,陳新望向光頭徐,嘗試性的問道:“爭哥問我這個,是不是正在寫的那個劇本就是喜劇?”
光頭徐沒有隱瞞,但也沒有說是什麼本子,他說:“等把劇本寫好,到時候咱倆討論討論。”
“沒問題啊!只要我有時間。”
陳新爽快的答應下來。
接下來,他們就不在談劇本的事,而是聊起其他,聊著聊著就聊到《那些年》在港臺的票房…
這電影上禮拜五已經在港臺同步上映了,彎彎首週三天的票房是1800萬新臺幣,HK首周票房是1500萬港幣。
雖然前天到昨天兩天工作日票房有所減少,但這兩天的HK票房還是報收了800多萬港幣,而彎彎則報收900多萬新臺幣。
綜上資料表明,《那些年》在港臺的受眾也挺多的。
吃完飯以後,陳新把光頭徐兩口子送回家,然後才回片場。
現在要拍的是,陳賀和張歆奕兩個人在房間裡大打出手的戲份。
就陳賀那賤賤的樣子,還真是太讓人想動手打他了。
很符合角色。
…………
下午四點,陳賀張歆奕客串的戲份已經拍完,就在這時候,昨天去聯絡的陳意晗的助理回訊息說,陳意晗今天就飛上海,大概晚上八九點會到。
安排好司機提前一個小時去接陳意晗以後,陳新就帶著陳賀還有張歆奕回了自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