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來參加首映禮的所有觀眾都鼓起手掌,林妍於掌聲中帶領主創團隊緩緩走上舞臺……
“陳新,陳新……”
“劉思思,劉思思……”
“曾小賢……”
“胡鴿……”
“徐爭……”
一眾主創團隊和助陣嘉賓剛走出來,現場的影迷就叫著各自喜歡明星的名字。
相對來說,陳新,劉思思,陳賀,胡鴿,徐爭的名氣較大,現場影迷的歡呼聲自然比還不怎麼出名的鄭楷杜姜他們幾個要高。
“林妍導演,《那些年》是您導演的首部電影作品,您對您導演的首部電影作品有什麼期待呢?”
“當然是票房越高越好……”
“再問個問題,您跟陳新已經是第三次合作了,你覺得他怎麼樣?”
林妍扭頭看了眼陳新,微笑著回答道:“顏值與才華於一身。”
“林妍導演給了陳新這麼高的評價,那我想問問陳新,你覺得林妍導演怎麼樣呢?”
“智慧與才華於一身……”
“都是差不多的回答,能具體說說嗎?”
陳新想了想說:“可能大家不知道,妍姐16歲就考上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而且還是謝非導演的關門弟子,20歲畢業就擔任執行導演拍攝過很多部電視劇…”
“比如黃三石導演的《夜半歌聲》,管湖導演的《冬至》,還有滕華韜導演的《雙面膠》等等等…”
“我遇到妍姐的時候,是跟滕華韜導演合作拍攝《蝸居》,妍姐在這部劇中還是擔任執行導演…”
“妍姐執行能力特別強,導演往往剛開口,她就知道該怎麼做,創作過程中,所提出的意見都特別的有說服力。”
“拍攝過程中難免會ng,很多導演都會磨得沒脾氣,妍姐正好相反,她會耐心的跟演員講戲……”
“一遍不成講兩遍,直到把角色揉碎,演員懂了,才會繼續拍攝……”
“妍姐絕對是好導演。”
關於最後一點,劉思思深有體會,《那些年》剛開機的時候,她各種拿捏不到角色精髓,都是林妍耐心的跟她講戲。
“哇,評價這麼高,想來你跟導演合作得非常愉快,那你們以後還會不會再合作呢?”
陳新示意林妍回答。
“當然會,等《那些年》下畫以後,我們還有一部電影要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