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多少年了,趙佗數了數,十五年了,他已經十五年沒有收到這種緊急軍令了。
雖然內心異常激動,但是趙佗又有些疑惑。
“為什麼來了緊急軍令呢。須知陛下召我返帝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本來大軍也是該分批有序撤回,如今忽的來了這樣一道軍令,倒是教我覺得詫異。”
“大將軍遲疑作甚,開啟一看便是。”
趙佗大手一揮,斥退左右,只留兩個親信在帳中開了銅盒看起這詔令來,只見上面寫道:
“關中緊急,速度發兵三十萬,全數還西。”
趙佗見了,把這帛書又放在燈火下仔仔細細看了遍,還把皇帝昔日發來的詔書字跡也對照了一遍,確實是皇帝親筆手寫。
趙佗坐在座上,一時間心神不定。這兩個親信也是火燒眉毛一般,兩人在地上團團打轉。
“這樣的緊急軍令突然到來,可不是什麼好事,關中到底出了什麼事情呢。”
只是遲疑歸遲疑,虎符送到,君令在側,容不得趙佗多想,他猛地定下心神,隨後出了府門,召集將領,命其集結軍隊。
三十萬大軍,‘修養’了十四年,也意味著頹廢了是十四年,如今召集起來,確實沒有過去那麼得心應手。
半天之後,一支支軍隊開到一處空地上。
這是一片地勢開闊的坡地,不遠處就是一個山坡,大將軍的營帳就設定在山坡上,黑色軍旗和五人合抱大的紅色銅鼓擺放在臺上,十分醒目。
下面都是淺灘,冬天河床水位下降,這些灘沿都露了出來,多是細小的石子,柔軟的泥沙。
這處空地四面都是一片蒼綠,又泛著白色,海邊襲來的冷風不絕,一股股鑽入衣縫。將士們穿起了舊鎧甲,各自拿麻布裹了膝蓋,隨後又哆哆嗦嗦拿劍的拿劍,磨匕首的磨匕首,場面一度有些混亂。
軍營後面更是架起了火堆,火焰沖天,更架著大鍋,湯水沸騰,蒸汽熏天。
趙佗立在軍帳之前,前面擺放著一個銅鼎,上面插著香菸。趙佗腰間別著一把長劍,頭上頂著沖天之冠,何其英豪!披風在風裡翻滾飛揚,但是他卻像是釘在高臺上的木樁一樣,站在臺上紋絲不動。
烈士暮年,風骨尤在。
同為男人,大家都在臺下觀望著,心中自然對大將軍充滿敬佩。
雖然還沒有正式的命令下達,但是軍中早就已經傳開了,二世會放他們回家,在故鄉歸老。
諸將集齊,十四年休養生息,將軍們一個個都是肚壯腰圓,來到將軍帳前,以此對著上天上香,祈禱行軍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