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聽了,只覺得這小子是個人物。
今天這場合,除過三軍統率,來的都是年輕計程車兵。兵多將廣的局面,秦國已經沒有了。扶蘇把舊的將官都拉下馬了,要想選拔新的將官,一個兩個倒是好挑, 可是要想彌補人才數量上的空缺,只有時間。
所以扶蘇是百忙之中抽點時間,專門找機會選拔提攜士兵,從他們少年時就開始培養。
不是人人都能成為霍去病,但是找幾個周亞夫卻也不是什麼難事。
只要有人會“來事”,基本上就可以提一提。給個空銜,留在身邊,觀察他的為人處事, 若是能當大將軍,就給他機會,若是不能,就去看倉庫吧。
只是皇帝身邊的人,也知道皇帝是怎麼想的,這見見美女,他們倒也跟著開眼,可是尋找一些可造之才,若是找不到,那倒還好,可要真的找到了,改天自己就要被皇帝一腳踢開。
別看今日這三軍的統領一個個都喜笑顏開的,其實自己都捏著一把汗。
皇帝陛下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只要是封賞,這名頭必定很大很響亮,而且封都是大官。
封的多了,原先職位上的屬官自然覺得害怕。
鄭統上前:
“皇帝陛下,這趙子易未免太過放肆。陛下寬仁, 方才沒有降罪於他,他竟然如此不知收斂。這趙嬰乃是亂黨叛逆,和那王剛屬於同流,如今趙子易卻公然為他的祖父說話,這不是冒犯陛下嗎。”
“朕廢除了連坐之法,趙子易的祖父犯了過錯,朕也懲罰了他,發配他去了荊地,如今趙子易上諫,朕又有什麼不可以聽取的呢。既然趙嬰已經伏罪,那麼談論他過去的功業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在場的年輕人一個個聽了皇帝這話,都對皇帝投去佩服的目光。
陪伴皇帝這麼久,大家都自然而然相信,皇帝就是維持這天下公道的人。
扶蘇的威信就是這麼來的。
如果一件事不合理,作為皇帝本人都不願意戳穿並且解決,那麼其他人又怎麼還會去信任擁戴他們的大王呢。
如今二世開了尊口,一番話都說到了大家的心坎裡,哪個又不佩服皇帝。
太把自己當回事,不尊重別人, 把別人都當傻子的人,自然會被大家討厭。而中原自古以來的傳統就是要講求道德。
如果皇帝本人連明面上都不想維持這份道德感, 那麼天子的威嚴就會降低。
所謂社會、政治、文學,說來說去,都是人與人相處的關係。
只是古人都領悟的透透的,不分這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