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山以北,夏季的時候,天氣晴朗,很少下雨。但是氣溫升高,會讓高山冰雪融水匯成河流,灌溉草地,但是氣候並不炎熱, 匈奴人多半都會脫了毛皮大衣,穿著馬褲短襟就在外面轉悠。據我所知,匈奴人最喜歡的就是夏天。”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正是因為知道他們會在夏天的時候最愜意,最掉以輕心,所以選擇了在夏日發動第一次突襲。”
“也因為匈奴人都是逐水草而居, 所以我一路沿著一條水路一路向西北徑直走去,打了匈奴人一個措手不及。一向都是匈奴人過來搶奪我們的糧食,所以這一次,我命令士兵不要帶糧草,部隊進攻到哪裡,就地解決飲食。知道的明白此次進攻他們的是我們秦人,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更西面的羌族。”
“我率領一萬精銳切入匈奴,就像是帶了一群蝗蟲,就地吃光了他們的牛羊。匈奴人春冬之時,除了牛羊沒有可以吃的東西。而春天的時候,牛羊們剛好生小崽只。只有夏日草場茂盛,才能讓這些牛羊羔崽子長大,育肥。他們夏日裡捨不得吃,要留存這些食物要等到冬日才用的。夏天的時候,都是喝羊奶,剪羊毛,準備過冬用。”
“我一萬精銳入了匈奴之地,驅策數千裡,到處都是伏地的牛羊, 我們繞過他們的營帳,直衝他們後方的基地, 就這樣一路靠著臨時徵用匈奴人的牛羊糧食,度過了八九日。這個時候,我們預感到大部隊就要過來圍殲我們了。”
“為了解決後患,我們一萬人全部下馬,開啟了匈奴人的圍欄,放出了匈奴人圈養的牛羊,駿馬,前前後後共有數萬匹駿馬,數萬只牛羊。我們一路趕著他們從陰山以西穿過長城,繞入九原。”
“如果沒有先前那番進攻,匈奴人還會有大量的牛羊儲備可以過冬。但是這一次,我們冒險跑到匈奴人的後背處,將他們的牛羊全部趕了出來,能帶回來都帶回來。”
“失去了賴以生存的食物,他們自然坐不住了,如果不南下劫掠,絕對活不過冬天,所以他們必定會在今秋和我們殊死一戰。”
“雖然末將沒有充足的後援, 但是先前孤軍深入,打了匈奴一個措手不及,讓匈奴人對我秦人懷恨在心,急欲報復;隨後我又放出假訊息,捉出內奸,肅清我秦軍行伍之中的內奸。”
“等到了秋收之時,又幾次誘敵深入,讓他們一路劫掠,直達九原城,等到他們完全放下戒備,讓大部隊進入陰山山關之下,這時候我才命早就埋伏在陰山上計程車兵們由趙賁將軍帶領人馬衝下去,從陰山以北堵死匈奴人後退的道路。而我和王離將軍這才從九原城開始追擊匈奴。”
“此番一共追擊殲滅了一萬匈奴人,還俘虜了十二萬匈奴人。”
李信說起這些戰場上的事情,眸中熠熠生輝。
二世聽罷,當眾鼓掌。
“善,大善!秦國有你這樣的將軍,未來十年可保太平。朕決定加封爾為徹侯,改封冠軍侯,寓意當世無可匹敵。”
在場眾人聽了,無不側目。
李信自然異常激動,作為一個將軍,除了勝利,最重要的就是榮譽。
即便他從前沒有渴望過會有這樣高的榮譽加在他的頭向上,但是現在,二世給了他這樣的榮譽。
冠軍侯,顧名思義,正是軍隊統率之中的最高榮譽。
李信一時間激動的眼眶一熱。當年先帝都沒給他這樣的榮譽,二世這樣封賞他,無疑是對他本人出色軍事指揮能力的認可。
這樣的認可,在李信眼中,恰恰是最可貴的。
李信幾乎要因為二世賜給他的這個封號要把二世當做他的知心人了。可惜端坐在他面前的人是皇帝。
“陛下對末將的這個恩典,末將感激涕零,末將回去之後,就告誡子子孫孫,李氏子弟全部要為大秦血脈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