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萬萬沒想到,到了最後,居然是他千防萬防的兩個女人幫他解決此事。
雖然遠在千里之外,但是這個時候,扶蘇只覺得自己內心熱騰騰的。
事情能有今日這樣轉圜的餘地,多虧了人倫常情。
扶蘇自然內心狂喜,此番回去他必定要好好對待皇后。
但落筆之間,扶蘇感慨竟然做了一回李治。
扶蘇另起一封詔書,在上面寫到:
【朕在外處理舊趙事務,公務纏身。但咸陽城謀逆造反之案茲事體大,咸陽不可無人做主,今朕委權於皇后。諸臣皆聽皇后之令,以皇后命為朕命。丞相之職,由張蒼暫為代理。】
把權力交給皇后,才能確保改革繼續進行。
寫完這些,皇帝又在這上面重重親自按壓下自己國璽。
這可是申聿頭一次見皇帝陛下自己這麼勤快。
等到申聿去封函的時候,見到內容,自然訝異。
“陛下,皇后真的懂政事嗎?您怎的會將權力交給皇后呢。而且,太學令雖然為九卿之一,只是陛下提拔的緣故罷了,讓他代理丞相,群臣會服他嗎?”
“皇后雖然年輕,而且這些年來從來不問政事,但是她一心向著朕。比起身居高泉宮的那位,朕更信任王氏罷了。而且朕擔心,朕若是不給皇后實權,她未必還能在高泉宮的壓力之下保住王戊。”
申聿心想,皇帝口中的高泉宮那位不正是太后嗎?
“至於張蒼,他是李斯的同門師弟,雖然年紀輕,但是我以為,他要遠遠優於這二人。因為他善於機變,而且他並不是利慾薰心之人。”
“陛下——還有一事。下臣知道御史忠厚,一心為陛下考慮,但這件事,難道陛下就不打算懲罰御史嗎?此事全部都因御史而起啊。陛下可否小小懲戒一下御史?”
扶蘇拿出帛書,看著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扶蘇看到姚賈二字,眉峰突起。
“你認為趙嬰會謀反嗎?”
申聿搖搖頭。
“趙大夫一向以君子自持,不會做這種事。”
“那你認為荀攸是個可信的人嗎?”
“荀攸乃齊人,是先帝麾下的臣子,雖然比不得李斯才高,但是同樣出自齊國稷下學宮,且是齊法家一派之士,通曉法令,對於陛下改革秦律之事,他一向是群臣中最支援陛下的。”
“那你覺得司馬景、曹宣又是什麼人?”
“皆為軍功權貴,但是卻又秉承其風骨,不會輕易變節。”
“那你覺得王炎會是造反的人嗎?”
申聿低下頭不說話了。
“姚賈呢?”
“下臣不敢言。”
“那你覺得王戊這個御史行駛朕賜予他的權力查案,又有何不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