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學大室內,百家名流全部聚在一堂之中,三五成群的討論這個問題。
兵家、名家、縱橫家、陰陽家、道家這些流派的人,自然是在旁邊瞧熱鬧。
反正這事情和他們沾不上邊。
有關於這場廷議,直接驚動了咸陽宮的那位,以及帝國最高司法長官蒙毅。
蒙毅從不阿法!
一炷香的功夫過去了,淳于越安坐在堂上。
儒和法,不是有點矛盾,而是完全是站在對立面上。
淳于越今天爭取的,不僅僅是這一個小問題,如果他得勝,那就意味著貴族政治將繼續下去。
而貴族政治本身,是和皇帝制度相違背的。
官僚政治走的是集權的路,而貴族政治走的卻是共治的道路。
淳于越要的是,讓儒家人非但參政,而且是可以和皇帝陛下共治。
法家尚且懾於新皇帝在朝堂上的決心,未敢冒出來吭氣。但是儒家卻已經在爭了。
咸陽宮,身高九尺,身材頎長,一臉嚴酷之相的廷尉穿著朝服快步趕入章臺。
室內燭火寂靜的燃燒,廷尉聽到事情的原委,他沉色對皇帝諫道:
“陛下,儒家有句話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僕射所願,亦為天下儒生之願。陛下今日在朝中立儒,等到他日,這國中怕是再無法家立足之地。”
扶蘇皺皺眉。
“朕意已決,且詔令已下,斷然不可能再更改此事。朕之所以做出這樣大的犧牲,為的就是讓天下百姓皆心服於朕。”
“淳于越提的這個案子,倒也不是無稽之談,自法誕生伊始,情理和法理便不能兼顧。”
“朕召廷尉來,是想聽聽廷尉怎麼看。”
蒙毅對曰:
“今父殺人,其子匿之,其子當連坐乎?若要讓臣來判,自然按照律法來行。其子也當連坐。”
扶蘇聽了,自然搖搖頭。
扶蘇看著蒙毅,這位精通秦國律法的廷尉,一心忠於帝國,出自軍功世家。他雖然年紀輕,但是卻是法家的堅定擁護者。
在扶蘇的倡議下,秦國已經變動過一次刑法了,但是這改動,其實不過是擴大了適應性範圍,法律本身還是非常嚴酷。
少有錯處,便有重罪加身。
肉刑、黥刑之類的刑法多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