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秦開局混了個太子> 第八十二章造反宜早不宜遲!(求打賞月票推薦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二章造反宜早不宜遲!(求打賞月票推薦票!) (1 / 3)

張良聽到這些話,自然知道了這些人的真實用意,看得出來,他們是想要讓他們韓國先動手。

這樣做,必定是犧牲。

誰人都知道,箭射出頭鳥。

但是對於張良來說,這樣的犧牲和冒險值得嗎?

當然值得。

只要能推翻秦國的統治,他們韓國就有復國的希望。

只是,張良也很清楚,這樣做的結局只有一個,韓國民眾的起義被再次血腥鎮壓。

而這場註定失敗的起義,只是給今日前來的諸位一個樂子看罷了。

他們需要一個出頭鳥先挫挫秦國的銳氣,於是他們選擇了七國之中原本就國土面積最小,實力最弱的韓國。

而這場必敗無疑的鬥爭,只是給這些人多了些談論的資料罷了。

而秦國則會借用韓國的反抗,進行更為殘酷血腥的鎮壓,向天下人警示秦國的國威。

簡而言之,其他五國的人非但不會因為他們韓國率先起義而緊隨其後,反而會變得更加溫順。

如果今日在場的這些人,都是些心中懷著復國壯舉大業的人,他們也就不會對韓國提出這樣荒誕的要求。

韓國的民眾不可以再次白白的犧牲流血。

張良對著諸位作揖:

“以秦國之強,我六國之疲弱,便是舉六國之力,面對秦國的精銳,也不一定有十分的勝算。為何諸位多謀善斷的人會認為,我韓國會有機會復國呢。”

其他人聽了,自然很詫異。

“子房你這是何意?”

張良徑直道:

“我韓國本就是七國之中最為弱小的,而且時至今日,韓國民眾已多數忘記先王之善。是故,子房對復興韓國本就未報多大的希望。甚至於,子房以為,即便是實力最為強勁的楚國、人口稠密的齊國,這兩個國家,距離秦國最遠,但是仍舊無有復國的希望。”

此言一出,楚人和齊人自然不樂意了,都認為子房是出不起兵,找不到王,所以在信口開河。

這大室內立刻亂作一團。

六國之中,豪傑多有。

只是讓張良感到意外的是,齊國之中,田氏宗族之後田橫親自來到了此處,商議這次的大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