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去疾上前。
“陛下,將天下兵器全部歸於府庫,堆積成山,實乃浪費器物。臣以為,當以此兵戈,用以鑄造金人十二。為陛下稱帝大典之用。“
扶蘇聽了,不免抬頭看了一眼馮去疾。這李斯和馮去疾,素來關係甚好,連上個朝兩個人都一唱一和的。
扶蘇掃了一圈,只見馮去疾,不見馮劫。想必,此時馮劫應該在家中面壁思過呢。
“扶蘇——”
扶蘇上前兩步。
“此事就著你去辦。”
“唯。”
扶蘇作揖,就要退下。
嬴政微微眯眼。
“扶蘇,問策考試,乃你初創。”
扶蘇有些驚訝。
“正是。”
“如今天下初定,繼續沿用舊吏,確實不妥。”
王綰也聽說過太子在臨淄的所為。太子頻頻出奇招,倒是讓陛下開了眼。原來官吏還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去選拔。
嬴政覺得新奇歸新奇,但是他一直不想在全國推行這個法子。
因為嬴政後來命人將那些問策考試記錄全部從臨淄運送到咸陽。
嬴政一一閱覽了那些策論,百家的思想,在百道竹簡上,紛雜的呈現在了嬴政眼前。
除了少有的政策言論合理,其他都是些荒唐言論。
尤其是扶蘇身邊的那個蕭何,他竟然主張休養生息。他此行帶回來兩個人,一個蕭何,全然無用。而另一個張蒼,倒是有些用處。
這就是嬴政要讓扶蘇上朝堂的原因,因為他發現,他這個兒子,似乎根本不知道秦國的狀況。
耕、戰,在秦國,就是頭等大事。
而治粟內史,管的就是耕。
嬴政眸光銳利,直直刺向扶蘇。
“治粟內史,汝以為當如何?”
陛下沒有叫太子的名字,而是叫了官職名稱。
朝臣聽了,紛紛向太子投去好奇的目光。與此同時,他們都想聽聽,一個十八歲的孩子,對此會有什麼高見。
嬴政端坐在王座上,他在等扶蘇用行動讓那些對自己今日之舉有異議但是不敢言說的人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