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秦開局混了個太子> 第三十二章 一個挑戰嬴政耐心的男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二章 一個挑戰嬴政耐心的男人 (2 / 3)

但是文臣之中,王綰、李斯、馮去疾、隗狀、姚賈等人已經是位極人臣,身居卿相之位。

高位全部被昔日秦國一統天下時期的舊臣全部壟斷。

嬴政確實是海納百川,立了七十二博士已經很能說明問題。

但是實權實際上還是被李斯王綰馮去疾一幫舊臣把控。

而秦國本來又是以法治國,所以這幫本就沒有什麼實權的儒生,根本說不上話。

至於其他人,比如齊法家的代表胡毋敬,也幾乎處在權力的邊緣。

至於百家之中其他,墨家是嬴政的死對頭。

秦國嚴禁私鬥,而墨家卻主張要有自己的武器,而且最好懲奸除惡,這是和秦國的法律相違背的,必須滅掉。

其他的道家、名家、縱橫家,在秦國朝堂上幾乎是絕了蹤跡的。

眼下,放眼咸陽,學黃老之術的也就只有一個蕭何了。

蕭何學儒,也學道啊!

所以扶蘇一定要幫蕭何在朝中立足。

嬴政聽了,沉默了半響,臉色凝重。

“是故寡人雖攻下齊魯之地,卻未能收齊魯民心。”

“秦王心懷天下,若肯對天下百姓施以仁政,勢必能使得天下歸心。”

蕭何這話,說的就不是很妙。

因為,這些話,淳于越那幫老頭都對嬴政說過無數遍了。

如果秦王嬴政耳朵上生了繭子,絕對是因為那些儒生。

仁義二字,正是儒生們的口頭禪。

在嬴政看來,一個英明的君主應該是將法術勢三者完美結合,將權力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相信仁義這種東西,只會讓自己到最後大權旁落。

是故,嬴政皺眉,問蕭何:

“居秦半年之久,尚不能習慣秦俗,又如何能輔佐寡人之子?還對寡人教以仁義!”

蕭何聽了,臉上沒有流露出絲毫愧色,反而問嬴政。

“草民乃泗水郡沛縣一小人,居沛縣三十年之久。草民穿的是上衣下裳,吃的熟粟,飲的淮水。三十年之習,予臣半年之久,自然難以全部改掉。”

嬴政聽了,滿是廢話。

嬴政原本對這蕭何期待極高,可沒想到,他竟然和淳于越之流雷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