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王將軍已經佔領齊國盧城,如今正在向平原城進發。”
扶蘇胯下的黑馬,也感覺到了主人情緒變化,興奮的晃著腦袋。
楊端和其實對今日遠離大梁城親自接見扶蘇,別有一番用心。
公子扶蘇,那可是大王親口承認的秦國王位繼承人。
大王如今重用的其實是王賁、蒙恬、李信這樣的少將。
而他已經垂垂老矣。
他雖然功高,但是他的軍功還沒有高到會引起大王心忌所以需要自請告老休官的地步,但是他也確實再無力征伐。
前些日子楊端和於校場操練士兵,途徑校場之時,險些從馬上摔了下來。
此事,他絕不敢報之大王,但是以大王的耳目之廣,他的事情,大王很快就會知道了。
而且他自己心裡清楚,他已不適合再上馬征戰沙場。
而且為了他的子孫後代考慮,能與太子交好,此未雨綢繆之舉,必須行之。
而且,楊端和自知體力已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再無如蒙武和王翦一般繼續為王效命的心志。
王翦那老傢伙,別看歲數比他們都大,可是他卻壯心不已。
別看如今是閒賦在家,可是他還是在教導他的孫兒熟讀兵法,騎射練劍。
至於蒙武,更是一心為大王效力,忠心可嘉。且蒙家又出了個蒙恬和蒙毅。蒙家二子,更是年紀輕輕,皆有勇有謀。
其長子蒙恬,本因通法要做文吏,而大王卻鼓勵他做了武將;而蒙恬胞弟蒙毅,乃是如今朝野之中年紀最輕的大夫,如今備受大王重用。
可他楊端和不一樣,他打了半輩子仗,累了,如今他想要過些安穩清閒的日子。
但是在秦國,軍功爵位是不傳子弟的。
要想在秦國出人頭地,要麼得大王青睞,要麼軍功,要麼懂法。
這第一條,他的長子比及王賁、蒙恬蒙毅這些人已經落了下風,日後得重用怕是已經不可能。
而且先前上林苑圍獵他為大王引見,大王也未對他長子表示滿意。
而要靠軍功上位,就得拼命,可拼命是會死的;而學法,考核很嚴格,而且秦國的官吏考核,他的兒孫不過做個區區刀筆吏……
而楊端和清楚,以他的情況,他日後就是駐守這大梁城了。
若能封侯,於他而言,最是善終,而且也能以更多田宅俸祿蔭庇子孫後代。
但這恐怕是奢望。
這封侯之事,只能暫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