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的天空> 第一卷 飛龍在天 第七十七章 無中生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 飛龍在天 第七十七章 無中生有 (1 / 4)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趙匡胤回到開封,潘美緊跟著就來密奏,道:“臣昨日回到府中,聽到一則坊間傳言,臣覺得事關重大,必須告知陛下。”

趙匡胤道:“是何傳言,你且說來聽聽。”

潘美環顧了一下左右,趙匡胤讓太監和宮女退下。潘美道:“傳言說到什麼‘金匱"之事,臣甚感疑惑。”

趙匡胤正色道:“什麼‘金匱"之事?卿細細道來。”

潘美道:“說是太后病重之時,曾留下一個小金盒子,說什麼陛下將來傳位,立長不立幼,採用的是兄終弟及,先傳光義,再傳德昭……”

趙匡胤沉思了片刻,道:“卿以為如何?”

潘美道:“陛下當年馳騁高平,也不過二十出頭,德昭已然成年,德芳即將加冠,何來‘立幼"之說。此事非同小可,不知造謠者是何居心,望陛下早作定奪。”

趙匡胤手捻鬚髯,點頭道:“朕知矣。 無錯更新@”

潘美起身道:“臣告退。”說完,退出御書房。

聽到潘美的奏報,趙匡胤心裡很清楚,他們兄弟之間關於皇權的爭奪已經到了公開叫板的地步。

◆金匱之盟

潘美所奏的“金匱”之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宋史•杜太后傳》中記錄了這樣一件事情:杜氏病情加重,自知命不久矣,召宰相趙普進宮,前來聽取遺命。

太后問太祖道:“你知道你得到天下的原因嗎?”

太祖嗚噎不能對。再次問太祖,太祖道:“我所以能得天下,完全是祖先和父母積德所致!”

太后道:“不然,只是由於後周世宗柴榮讓小孩子主宰天下之故!如果周氏有年長德高的皇帝,天下難道會成為你的嗎?汝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四海至廣,萬幾至眾,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

太祖頓首泣道:“我一定聽從你的教導!”

杜太后為了防止宋太祖食言還讓宰相趙普在一旁作證,對宰相趙普道:“你一起記住我的話,不可違背。”

趙普於床前寫成誓書,在紙尾寫上“臣普書”,把它藏於金匱之中,命令宮人謹慎小心掌管。此即金匱之盟的由來。

《宋史》的這個記載,是在傳言的基礎上出現的,他出現在趙光義登基之後,之前的史書裡面是沒有這一條記錄的。關於“金匱之盟”,這裡面可謂漏洞百出。

首先這裡面有個矛盾,杜太后去世時,是建隆二年(961),《宋史》載:“六月甲午,皇太后崩於滋德殿。”當時的宰相是範質、王溥、魏仁浦三人,趙普拜相是乾德二年(964),太后已經過世兩年,在時間上對不上。

其次,趙普當時是諫議大夫、樞密直學士,從四品官,是否擔當得起太后的託付,不怕將來人微言輕嗎?如果趙普中途出了個意外,比如死了或是貶謫,這個託付豈不落空,金匱之盟還有意義嗎?

第三,讓一個人證明好,還是由當朝宰相三個人證明好,於情於理,肯定是三個人更好。

第四,歷史上雖然有所謂的“金匱之盟”之說,但卻從未找到盟約的原文。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