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淵結盟之後,宋遼雙方罷兵言和。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各守邊界,和平共處,結為兄弟之邦。
河北山西一帶,一直是宋遼戰爭的主戰場,“丁壯斃於傳輸,膏血塗於原野”,百姓飽經戰亂之苦。現在終於可以安居樂業,睡一個安穩覺了。
景德二年(1005)正月,真宗以遼人講和,大赦天下。
接著又下詔裁軍,裁減河北戍兵十分之五,沿邊戍兵裁減三分之一。放河北諸州強壯迴歸農業生產,鑑於戰亂耕具短缺,牛多瘠死,著令官府組織購耕牛傳送河北。
同時採取一系列減輕百姓負擔,鼓勵發展民生的措施,下詔天下榷場不得增收額外收入為定額;免除沿邊歸業農民三年賦役。
真宗趙恆在邊境設立了雄州、霸州、安肅軍、廣信軍四大“榷場”。蕭太后也在今天的河北新城設立了“新城榷場”。
兩國百姓在榷場自由買賣,大宋向遼國輸出香藥、茶葉、漆器、瓷器、絲綢、手工品等商品,遼國向大宋輸出馬、駱駝、牲畜、皮毛、藥材等。
雖說大宋每年向遼國支付歲幣三十萬兩絹銀,但是從遼方卻能徵收專賣稅一百五十萬貫。這樣一來,大宋不但沒虧,反而大賺一筆,獲利數倍於歲幣。“榷場歲得之息,取之於虜而復以予虜”,大宋毫髮無損。
◆宋遼交聘
景德二年(1005)二月,為了給蕭太后祝壽慶生,真宗命開封府推官、太子中允、直集賢院孫僅,擔任遼國***生辰使,出使大遼。
孫僅等使臣一入遼境,就有遼國刺史前來迎接,幕職、縣令、鄉紳父老在馬前捧卮敬酒。遼國百姓以鬥焚香相迎。
遼聖宗耶律隆緒每年夏天都到含涼澱(今內蒙古巴林右旗涼涇山)避暑,聞聽宋使到了,立即驅鑾駕前往幽州接見。期間,多次設宴款待孫僅等使臣,還給與豐厚的賞賜,禮遇甚厚。
孫僅等人回國之時,遼聖宗賜予金銀器物服飾,以及良馬五百餘匹。又在城外設宴踐行,極其恭恪。
十月,真宗又派度支判官、太常博士周漸為遼國主生辰使,為遼聖宗耶律隆緒祝壽。職方郎中、直昭文館韓國華為遼***正旦使;鹽鐵判官、秘書丞張若谷為遼國主正旦使。大宋對使節攜帶禮品名目都作了具體規定,茶葉、古玩、字畫、珠寶、玉器、絲綢一樣都不能少。
根據約定,大宋與遼的歲幣也按時送到了,面對如此一筆鉅款,遼國舉國歡騰,民心振奮。自此,大宋的歲幣每年都是這個時候送到,漸成常態。
遼國對宋使禮遇甚厚,十一月,遼派使臣來賀承天節。在對待使臣的禮遇上,大宋與遼國的較量也開始了。
遼使一入宋境,就有常參官、內官各一人,少卿監、諸司使等前來迎接,先進入供帳歇息。隨後迎至白溝驛,設宴款待。至貝州,賜使臣茶藥各一銀盒。至大名府又設宴款待。未至京城,開封府判官早早迎出數十里,又是好酒好肉款待一番。臺省的官員、諸司使館伴等人將遼使安排在班荊館小憩。接著把使臣安排到國賓館級酒店都亭驛住下,賞賜遼使黃金花、銀灌器、錦緞被褥。
真宗派內臣趕往都亭驛款待來使,接待規格肯定是最高一級的標準:“凡酒一獻,從以三餚”,喝一杯酒,換三道菜。
第二天,真宗親自接見遼使。賞賜遼大使金塗銀冠、皂羅氊冠、袍子八件、金誥鞢帶、烏皮鞾、銀器二百兩、彩帛二百匹。
賞賜副使黑紗折上巾、袍子七件、金帶、象牙朝笏、烏皮鞾、銀器一百兩、彩帛二百匹、馬鞍馬各一匹。
又賞賜隨行人等,上節一十八人,中節二十人,下節八十五人,錦襖和衣服、銀器、彩帛無數,賜遼使在宋期間吃喝拉撒睡的一應物品,又賜大使羊五十頭、副使羊三十頭,以及美酒無數。承天節又賞賜使臣每人一套衣服。
真宗又邀請遼節帥到玉津園射箭,賜銀飾箭筒和弓、箭,又賜錦緞窄袍五件、金腰帶、鞍勒馬。
承天節期間,真宗又派近臣在都亭驛,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款待遼使一應人等。
遼國使團離開之日,真宗親自在長春殿賜酒五行。賜大使繞球暈錦緞袍窄袍及衣七件、銀器三百兩、彩帛二百匹;賜副使紫花羅窄袍及衣六件、銀器二百兩、彩帛一百匹,再加上金腰帶、各色羅、錦、綾、絹百匹。從人各加紫色絲綢錦袍和銀器、彩帛。
臨別之時,又賜給銀瓶、合盆、沙羅、注椀等。又令近臣在班荊館設宴踐行,開封府推官在郊外設宴餞行。當初將遼使接入宋境的副使,護送遼國使團一路北歸,沿途館驛又是一番好酒好菜的招待。
此後,宋遼使節彼此往來,兩國對使團的禮遇,都是好上加好,不分伯仲,漸漸習以為常。這種相互交好的禮遇較量,兩國持續了一百二十餘年。
大宋這邊,“四方無事,百姓康樂,戶口蕃庶,田野日闢。”遼國這邊,承平日久,武備廢弛,逐漸成為大宋的附庸。
宋人把遼軍從一群老虎慢慢圈養成了一群羊,久而久之,遼國再也不找不到當年的契丹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