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的天空> 第一百零七章 王小波率眾起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七章 王小波率眾起義 (1 / 5)

荒涼的山崗,衰草枯楊,幾株枯樹將***的枝椏孤零零地伸向天空。

青城天下幽,這裡原本是山清水秀之福地,因為大旱,如今早已變得樹木乾枯,茶樹凋零,荒草叢生。山下的村寨裡,許久見不到一縷的炊煙。

山道上,面黃肌瘦的難民,成群結隊。扶老攜幼,步履蹣跚,到底要走向哪裡,沒人知道。

淳化四年(993)二月,青城後山,味江寨茶場,土鍋村。

李順等十幾個農漢聚集在王小波家的土院子裡,商量著接下來的活路。

在土裡刨食吃的農民,完全是靠天吃飯。大旱之年,地主的田租,官府的貢茶捐稅,茶商們的粗茶,沒有一樣能如數補齊。官府衙役天天過來催繳,再完不成,大家都得坐牢,吃官司。

往年,茶農們一年辛苦到頭,靠著製茶賣茶好歹也能換得一些錢,靠著背背子,挑些木柴、藥材、粗茶到集市上,總能換些糧食,摻合著野菜,還能勉強填飽肚子,艱難度日。

王小波、李順所在的味江寨,從唐朝開始,就是貢茶主要產區,其中“烏嘴、六出花尤為皇室珍愛”。到了宋代,貢茶的名目裡又增添了“紫背龍芽、白背龍芽、大鶴仙、小鶴仙”四類貢茶。

自從朝廷實行茶葉官賣,茶農們再也不能私自出售茶葉了。官府出“定金”給茶農,茶農制好茶後,全部交給官府。官府收購的價格比茶商低得太多,茶農膽敢私自藏匿和私下買賣茶葉,就要被重重治罪。

王小波等人不甘心遭受官府和茶商的重重盤剝,為了多賺幾個錢,偶爾也結夥,幹起違禁的營生,冒著坐牢砍頭的風險,將一部分粗茶運到川北、西蕃去賣。

大夥商量來商量去,最後一致決定,將各家各戶的粗茶聚集起來,大家再跑一趟川北,先捱過這一段苦日子再說。

說幹就幹,天黑的時候,眾人各自夾帶著數量不等的粗茶,陸陸續續再次匯聚到王小波家中。李順是王小波的妻弟,他負責將各家各戶的茶葉一一登記好斤兩。眾人將茶葉打包,分作幾擔,忙了大半夜,雞已經開始叫頭遍了。

王小波等人,往年也曾因私賣粗茶,被官府關過。由於茶葉遲遲交不上,官府也坐不住了,為了催繳茶葉和杜絕茶農私自賣茶,差役們經常夜裡悄悄出動,查辦違禁。這天,正好來到土鍋村,循著亮光,直奔王小波家而來。

外面人馬嘈雜,燈籠火把影影綽綽,眾人頓時慌亂起來,王小波讓李順帶人挑起茶葉,從後門先走,自己留下來應付官兵。

咋就那麼寸,李順等人挑著粗茶擔子剛從王小波家裡出來,沿著山道沒走多遠,就遇上了一夥打著火把巡邏的官兵。眾人見情況不對,紛紛往山谷中轉移,官兵也覺察到了,隨後就追。

眾人為了逃命,只得丟下茶挑子,躲入山林。李順死活背上一筐茶葉,逃入山谷,其餘粗茶全部被官兵截獲,眾人再次陷入絕望之中。

◆重重壓迫

天府之國蜀地兩川,一直有著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美名。然而,這種富裕卻是用“旁戶”的血淚鑄就的。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裡群山環抱,峻嶺巍峨,地勢險要,交通閉塞,卻成了貴族士大夫和有錢人的避亂天堂。

安史之亂,唐玄宗帶領一大批世族官僚逃竄到蜀地;黃巢起義時,唐僖宗也率領一大批世族官僚入蜀時,唐朝的“衣冠之族多避亂在蜀”。

如此多的地主豪強,逃到蜀地,他們佔盡巴山蜀水的山川良田,對蜀地百姓極盡搜刮掠奪之能事。

蜀地曾建立過前蜀和後蜀兩個割據王朝,世族豪強瘋狂地兼併土地,佔有大批“旁戶”,供他們役使和剝削。

《宋史》載,“川峽豪民多旁戶,以小民役屬者為佃客,使之如奴隸,家或數十戶,凡租調庸斂,悉佃客承之。”

“旁戶素役屬豪民,皆相承數世”。旁戶即佃戶,這些地位低下的依附農民,世代被束縛在地主的土地上,像奴隸一樣被役使。除了要向地主交納地租,還要承擔官府的各種賦稅和徭役。

蜀地全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農民都是旁戶,一些邊遠地區甚至超過百分之八十。許多世家豪族擁有的旁戶,往往多達數千戶以上。

宋滅後蜀之後,王全斌等將領日夜飲宴,不恤軍務,縱兵大肆擄掠,“縱部下掠子女,奪財貨,蜀人苦之”。宋兵將領甚至“割民妻乳而殺之”,趙匡胤得知後,大怒:“婦人何罪,而殘忍至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