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的天空> 第九十一章 踢出閻浮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一章 踢出閻浮提 (1 / 5)

歷史遠比演繹精彩,也比演繹冷血。

這天早朝,大宋首相趙普,當著群臣的面,公佈了“金匱之盟”的遺詔,這不亞於一場七級地震。

趙光義繼位這麼多年,之所以不被世人所認可,就是因為沒有太祖的遺詔。現在“金匱之盟”公示天下,趙普當著群臣的面言道:“太宗繼位,那是杜太后的遺命,太祖認可,臣趙普記錄的。”

有了“金匱之盟”,又有見證人,大宋宰相,趙匡胤的佐命功臣,開國元勳趙普親自出來作證,足以證明太宗繼位是合情合理合法合規的。所有的流言蜚語頓時不攻自破,全部歇菜。

眾臣還能說什麼呢?磕頭吧!群臣跪倒,山呼萬歲!

這一天,是太宗最理直氣壯的一天,他甚至想罵街,“朕就是這如假包換的山河大地之主,睜開你們的牛眼好好看看,這就是鐵證!鐵證如山,徒勞爭辯!”

“金匱之盟”的出現,同時驚到了一個人,這人就是太宗的弟弟,魏王趙廷美。根據昭憲遺詔,自己是大宋朝的第三任接班人,這絕對是天上掉下來一個大金冠,誇嚓一下落到自己頭上,真是做夢都會笑醒了的好事,啥也別說了,回家慶祝吧。

太宗一高興,趁火打劫的就來了。

◆請僧如願

建寺造塔,度化眾生,本是積德行善的好事。

有位天台壽昌寺的僧人,正在開封化緣,聽聞宰相趙普迴歸,金匱之盟昭告天下,覺得這正是絕佳的請賞的機會。估計是敲寺院的晨鐘暮鼓習慣了,完全沒把自己當外人,竟然敲響登聞鼓,要向太宗皇帝化緣。化緣都化到皇上這裡了,這和尚的膽子足可以包天了。

登聞鼓一響,太宗就緊張,自打當上皇帝,這鼓還沒響過。沒個冤沒個災的,誰敢敲這東東啊。&n

和尚被大內侍衛押上金殿。根據佛典《梵網經》規定:僧人可以不拜帝王。不過,到了北魏時期,僧人法果帶頭致拜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法果自有一番言論,他稱拓跋珪是“當今如來”。

法果道:“能弘道者人主也,我非拜天子,乃是拜佛耳。”法果的這個標準答案在此後的一千多年裡,一直被沿用,奉為經典。

估計此時,壽昌寺的和尚也把太宗當成了“佛祖”,恭恭敬敬地向上叩頭,山呼萬歲,言道:“祝我主聖壽無疆,江山永固。”接著,起身,向左右文武群臣拱手致意:“伏願駕部諸官,常居祿位,福壽安康。”貿然朝見皇上,禮節和規矩不能少。

太宗正一肚子小問號,迫不及待地問道:“大和尚不在山中修道,為啥敲響朕的登聞鼓,擾朕清閒,是何道理?若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來,卻還罷了,如若不然,朕定然賞你個***板,送你去天牢修煉。”

和尚道:“貧僧所在的壽昌寺,由於年久失修,廟也爛了,佛像也毀壞了。佛經有云:若人發心起塔、建寺、造像,可獲梵天福德,消災免難,福壽綿長,積集善果,滅無量罪。做國王的肯發心建寺,百千生中,常為轉輪王身,受勝妙樂。貧僧想,這麼大的一個福田,一定要先給當今聖上享用,任何人都無份,故而前來見駕。聖上乃千古明君,定能明白貧僧的一番良苦用心的。”

趙光義眼珠子翻了幾番,看著左右,好久沒說話。他看了看趙普,趙普點了一下頭,再看盧多遜,盧多遜手捻鬍鬚頭搖了搖。

和尚有些心裡發毛,接著又道:“聖上若能建好壽昌寺,貧僧願意焚身以報皇恩。”他這是告訴趙光義,自己不是為了金銀財寶來的,皇上您如果不相信,寺院造好後,我就***死給你看。

人家化緣都化到自己門前了,如果不答應,自己這皇上的面子往哪兒擱?再說,趙光義也是不差錢的人,太祖南征北戰收了後蜀、南唐那麼多寶貝,趙光義又把太祖的“封樁庫”變成了自己的小金庫,金銀財寶幾輩子也花不完。

太宗道:“朕一直有造寺供佛的打算,修造天台壽昌寺的事,朕準了。”

和尚向上叩頭謝恩,趙光義命殿頭高品太監衛紹欽前往監督施工。

國家工程,不過數月,寺院修造完畢,佛像重塑金身,裡裡外外,弄了個鋥光瓦亮。

有詩為證:“雲伴離丹闕,猿窺換紫衣。天台壽昌寺,山水有光輝。”

再說這壽昌寺的當家和尚,正沉寂在竣工的喜悅時刻,太監衛紹欽就找上門來。按照建寺前的約定:寺院建成,當家和尚***。

衛紹欽道:“出家人不打誑語,說話算話,請大和尚***,您是當著皇上的面許下承諾,‘寺院建成,***以報君恩",不能反悔,否則就是欺君。”

衛紹欽命人在天王殿前的空地上架上木柴,然後請和尚焚身。當家和尚沒想到衛紹欽會來這一手,弄了個措手不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