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要有名,否則就是侵略。宋太祖一直在為征伐南漢,尋找出兵的藉口。
開寶元年(968)九月,趙匡胤召見收復郴州時被俘的十餘個南漢宦官,有個叫餘延業的,長得十分矮小。
趙匡胤覺得好奇,便問道:“你在嶺南是做什麼官的?”
餘延業道:“外臣做的是扈駕弓官。”
趙匡胤道:“扈駕弓官,那就是保衛皇帝的弓箭手了。”於是,命人拿來一張弓給餘延業,讓他試試。
餘延業使出了吃奶的勁兒,也沒能拉開這張弓。
趙匡胤忍不住哈哈大笑,繼續問起南漢的國事,餘延業便把南漢幾代國主奢侈殘暴和南漢的民怨沸騰,一一說與太祖。
趙匡胤聽後心中難平,當即拍案表示:“都是我炎黃子孫,堯舜臣民,吾當救此一方之民!”
大宋立國之前,南漢中宗劉晟就佔領了馬楚管轄下的融州、桂州、道州、粵州、柳州、昭州、賀州、連州、象州、潯州、梧州等十餘州的地盤。
乾德元年(963)三月到八月間,南漢軍隊多次入侵大宋在湖南的地盤桂陽和江華,被宋將潘美等一一打退。
乾德二年(964)九月,丁德裕、潘美、尹崇珂等率兵奪取南漢控制下的郴州,殺死南漢將領陸光圖和暨彥贇。
乾德四年(966)秋,南漢發兵進攻北宋的道州(今湖南道縣)。
見南漢不斷的挑釁,趙匡胤淡定不起來了,他派出使臣,給劉鋹發出詔令,讓劉鋹向大宋稱臣,同時交出侵佔的湖南領土。
趙匡胤還讓南唐國主李煜致書劉鋹,勸他對大宋稱臣。劉鋹不但蠻橫拒絕,還囚禁了南唐使節。
開寶三年(970),趙匡胤決定出兵討伐南漢。他派人送信給李煜,讓他再給劉鋹寫一封信,勸他馬上投降。
◆ 令人呵呵的勸降書
李煜知道南漢不是大宋的對手,考慮到兩國唇齒相依,唇亡則齒寒,他不敢多想了。
他的筆下都是良辰美景,清風朗月,才子佳人,那堪這金戈鐵馬,血雨腥風,就想找一位才子來為他代筆。
在南唐這個寫詞都能當飯吃的國度,想找出個大才子,文章聖手,那是分分鐘的事。李煜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個在國內想力挽狂瀾,大搞改革的知制誥潘佑。
“潘愛卿啊,改革的事你先放下,先幫朕代個筆,寫一封勸降書。”
潘佑,幽州人,七歲就能作詩,那水平,妥妥的一代鬼才,且看他的《七歲吟》:
朝遊滄海東,暮歸何太速。
只因騎折白龍腰,謫向人間三十六。
此時的潘佑,正在和戶部侍郎李平二人,想方設法挽救南唐的危難時局,他借鑑《周禮》實行井田制、依周禮置牛籍等思路進行變法。如果成功了,大宋想滅掉南唐,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