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的天空> 第一卷 飛龍在天 第三十章 平叛淮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 飛龍在天 第三十章 平叛淮南 (1 / 3)

趙匡胤奪了後周的天下,成為一國之君,肯定有很多人不滿,特別是忠於後周的那些將領。有的就直接反了,比如韓通、李筠。淮南節度使李重進也想反,因為他的身份促使他必須和趙匡胤對著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李重進,河北滄州人,是後周太祖郭威的外甥,世宗柴榮的姑表兄,親孃是郭威的四姐福慶長公主。在周朝,李重進是真正的皇親國戚,作為大內都點檢兼馬步都軍頭,殿前都指揮使,掌管皇帝的殿前親軍。青年才俊,身份顯赫,大權在握,走到哪裡都是男一號,國民老公,備受追捧。

作為後周王朝的開國功臣,郭威當年選接班人的時候,李重進還是最重要的人選之一。論血緣關係,李重進比柴榮更有資格繼承後周皇位,或許是因為李重進比較貪玩,喜歡出去浪,人稱“大周第一帥哥”,郭威沒有選自己的親外甥,選的卻是自己老婆的侄子柴榮。

郭威在臨終前特命李重進向柴榮行君臣之禮,以示貴賤,以免其覬覦皇位,起兵造反。

李重進是瞧不起趙匡胤的。當他為後周王朝指揮千軍萬馬浴血疆場的時候,老趙還是一名任人隨意撥弄的小卒子。在周世宗柴榮時期,李重進擔任的是後周禁軍中的侍衛司最高長官都指揮使,掌管禁軍。中央禁軍以他和張永德為首,趙匡胤是後來才幹上都點檢的。

李重進臉黑,能打仗,戰高平,徵淮南,屢立戰功。高平之戰,因功得到“使相”地位,拜歸德節度使、同平章事、充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其母福慶長公主追封燕國大長公主。

在攻打南唐時期,由於太能打,南唐的人給他取了個綽號:黑大王。以至於南唐江北十四州的大人哄孩子,一說“黑大王來了,”小孩就被嚇得不敢哭了。

“點檢做天子”的木牌事件之後,張永德被廢,柴榮自然不放心把李重進留在中央。於是,李重進雖仍是侍衛司統帥,但被外放為淮南節度使,駐守揚州。在揚州辦公,防禦江南的南唐,而侍衛親軍的實際指揮權在副都指揮使韓通手裡。

◆ 不準覲見

趙匡胤陳橋兵變,身份顯赫、資格老、粉絲多的李重進遠在揚州鎮守,雖然掌握重兵,但鞭長莫及。

趙匡胤當上皇帝,第一道命令就是免去李重進的侍衛親軍都指揮使,給了他一箇中書令的虛銜。

趙匡胤做了天子,李重進是一百二十個不滿意,他立即上表,要求進京拜見新皇帝,按照規矩,地方節度使進京,表明承認新君,認可大宋新朝。估計趙匡胤還沒考慮清楚,如何對付李重進,所以不想見他,就故意的拖延時間。

趙匡胤讓翰林學士李防起草一份詔書,“善為我辭以拒之。”要把話說得巧妙,既顯示二人關係鐵,又不讓李重進來京。

李防在詔書中寫道:“君為元首,臣為股肱,雖在遠方,還同一體,保君臣之分。方契永圖,修朝覲之儀,何須此日?”意思是說:天子是頭腦元首,臣是胳膊大腿,雖然離得一段距離,卻都是一個整體,君臣間的這種關係,希望能長期保持,不必急著進京。

收到詔書的李重進,慌了,“不得了,老趙這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他還沒搞懂,趙匡胤讓他調防的旨意就來了,命令韓令坤代替李重進,將李重進移鎮至青州節度使。

這是典型的“調虎離山”之計,接受調動就是個死。

這種職務上的調動,往往是一種屠殺陷阱,被調動的將領一旦離開根據地,失去自衛力量,在中途就有可能被截殺。

李重進當然拒絕調動,他還不至於傻到伸脖子挨宰的地步。

去就是一個死,不去也是個死,趙匡胤對自己如此的不信任,接下來肯定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李重進心一橫,決定舉兵造反。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李重進造反完全是趙匡胤給逼出來的。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趙匡胤是不能容忍李重進在這個世上再繼續帥下去的,你這麼帥,那我呢?現在是大宋進行時。

李重進決心和趙匡胤對抗,命人加固城池,修造兵甲,“乃招集亡命,陰為背叛之計。”

接著又派遣自己的親信小吏翟守珣帶著密信,到潞州去聯絡李筠,想共同聯手南北夾擊東京城。

可笑的是,翟守珣這個人太不靠譜,他直接到開封去見了趙匡胤,把密信交給了趙匡胤,李重進就這樣被自己的親信給賣了。

趙匡胤問翟守珣:“我欲賜重進鐵券,彼信我乎?”丹書鐵券就是免死牌,保證他不被殺,李重進能相信我嗎?

翟守珣道:“李重進反心已明,永遠不會迴歸大宋了。”一聽這話,趙匡胤的殺心就起來了,他重重賞賜翟守珣,讓翟回去,要想辦法穩住李重進,防止李重進與李筠南北呼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