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對十萬,看似天方夜譚的戰績,其實陳勝打的很輕鬆。
匪軍中大部分人,幾個月前還都是老實巴交的農夫,被亂軍裹挾才造的反,打打順風仗還行,一旦遇挫,立刻便會崩盤。
陳勝兩挺重機槍,掃到哪裡,哪裡就是一片血肉橫飛,殘肢斷臂的景象。
沒打幾個彈夾,前排的匪軍就扛不住了,直接大面積的向後潰逃,將後方匪軍精銳陣型衝的大亂,陳勝輕鬆殺入中軍斬殺匪首。
此戰過後,陳勝多了個神武皇帝的名號,三百腎虛太監也跟著名揚天下。
腎虛太監的名聲甚至比陳勝的名聲都要響亮些,不過都是惡名。
戰場上遇到陳勝最多就是個死,被腎虛太監打中的,很少有人直接死掉,都是重傷,傷的還是腎。
就算養好了,也會每日尿血,小便如同酷刑,而且不能人道,斷子絕孫。
這種恐怖的傷勢,讓人想起腎虛太監四個字就心頭髮寒。
不過這一仗雖然打贏了,卻也將大清的虛弱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原本這些年,八旗精銳東征西討,打的四夷臣服,萬國來朝,兵鋒之銳,深入人心。
現在一群亂糟糟的流民匪軍都能圍困京師數月,最後還是皇帝帶領太監上戰場才打退的。
朝廷的威嚴形象,瞬間崩塌,各地野心之輩都起了心思。
華夏子民向來是有一口吃的,就會老老實實過下去,但真的生逢亂世,喊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造反的豪傑之士,卻同樣遍地都是。
又逢陳勝下達禁武令,不少門派直接舉起了反旗。
這些武林門派都是地方一霸,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兵器也不缺,關係更是盤根錯結,很快就鬧出極大聲勢。
全國叛亂四起,朝廷無力鎮壓,原本的大清盛世急轉直下,滿清王朝變的風雨飄搖起來。
對於各地的變化,陳勝全不關心,甚至個別地方督撫、將領截留賦稅,擁兵自重都不在乎,只要秀女按時送到,其他的都是小事。
若是秀女送的多,質量又好,封個州牧、節度使啥的,也不是不能商量。
在陳勝的推波助瀾之下,沒過幾年,大清就變成漢末亂世的景象。
期間,數次有亂兵圍攻京城,都被陳勝帶領腎虛太監打退。
最兇險的一次,十八路反王,幾十萬大軍,合圍京城。
陳勝憑藉剛修成的龍象般若功第十層,鏖戰月餘,穿爛了十幾副鐵甲,連殺十三路反王,才勉強將聯軍打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