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情滿四合院之無悔青春> 第二百四十四章·請收下這些饋贈吧,親愛的朋友!【求訂閱,求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四章·請收下這些饋贈吧,親愛的朋友!【求訂閱,求月票】 (1 / 4)

以美國為首,北約國家集體反對埃及提出的“不平等條約”。

他們起鬨架秧子,要求聯合國敦促埃及等阿拉伯國家放棄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儘快讓中東恢復和平。

美國甚至提出,雙方可以“各退一步”——

以色列可以放棄在之前三次中東戰爭中獲取的領土,而埃及等國也應當“有大局觀”,遵守1947年聯合國大會透過181號決議。

遵守個蛋!

181號聯合國決意根本就是為以色列量身打造的,這玩意兒披著一層合法的外皮,實則是個無恥的“桌下協議”!

聯合國憲章規定:

一個國家的分裂或統一,應由當地居民投票表決,聯合國尊重當地居民的意志和選擇,即所謂“民族自決權”。

當年聯合國承認東帝汶從印尼獨立,就是根據當地居民投票表決結果,作出的“民族自決”判決。

巴勒斯坦問題按照聯合國憲章,本也應該採用“民族自決”原則,讓巴勒斯坦的當地居民投票作出自己的選擇。

可是聯合國在處理巴勒斯坦問題時,卻完全無視當地大多數阿拉伯居民的意志,粗暴的讓聯合國大會越俎代庖,代替巴勒斯坦人做了選擇,阿拉伯居民被剝奪了“民族自決”的權力。

聯合國不給予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居民“民族自決權”,顯然是有原因的,因為當時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居民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要進行全民投票公決,猶太人建國的計劃絕對不可能實現。

這次決意不僅不合法,而且還荒謬:

規定巴勒斯坦地區在1948年結束英國的委任統治後建立猶太國(約1.52萬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國(約1.15萬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國際化,由聯合國代管。

當時,巴勒斯坦地區約有180萬人,其中猶太人約60萬人,阿拉伯人約有120萬人。

但是猶太國獲得了57%的領土,全部都是沿海或沿河的肥沃平原,淡水資源充足,阿拉伯人只獲得了43%的領土,不僅支離破碎互不相連,而且都是山地、沙漠等乾旱貧瘠之地。

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從以色列建國之後,就直接變成了難民,背井離鄉四處要飯。

這種操作,相當於直接宣佈驅逐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

這也是中東地區不可能恢復和平的原因,背井離鄉的巴勒斯坦人一日得不到安置,巴勒斯坦地區,就一日無法平靜。

周邊的阿拉伯兄弟國自然也不能坐視不理,好笑的是,在181號決議誕生之前,阿拉伯人甚至對猶太人還有同情心。

沙特國王曾在聯合國發言,建議:

誰迫害了猶太人,就從誰的國土上劃出來一部分,成立猶太人國家,讓他們有家可回……

現在想起來,真是比吞了綠頭蒼蠅還要噁心啊!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現在阿拉伯國家佔了上風,西方國家不是很牛逼麼,有種像前幾次戰爭那樣,直接派兵來打啊?

埃及等國並不怕北約狗急跳牆,因為他們以停戰條約的形式,已經將蘇聯這臺巨大的戰車牢牢跟他們捆綁在一起了。

雖然沒有得到阿什杜德,但一百年租界海法,也很好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