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並沒有。
然而老朋友又是怎麼知道的,他們的目的,又是什麼?
千里迢迢跑來,就為了把這份戰術推演給我?
搖搖頭,喃喃自語:
“這個世界上,難道真有先知?”
國防部長兼三軍總司令伊斯梅爾的到來,讓前線埃及軍團本來就極為高昂計程車氣,更加火熱!
十二座浮橋上,埃及士兵一邊吶喊著“真主萬歲”,一邊雄赳赳氣昂昂的快步透過,場面異常熱烈。
伊斯梅爾下令,讓其中八座浮橋繼續通行,而舟橋部隊開始集中加固和拓寬另外四座,用以轉移薩姆6防空導彈陣地。
薩姆6的地空導彈採用多波段多種頻率的雷達制導,抗干擾能力強,並使用固衝組合發動機,比衝高,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新型發動機的導彈。
在蘇聯軍隊中,常將sa6編成導彈團作戰。
每個團轄兩部p40“long track”雷達,一部“thin skin”雷達,以及五個導彈連。
每個導彈連都可獨立完成防空作戰,配備一部指揮車、一部履帶底盤的1s91制導照射雷達、四輛三聯裝履帶式導彈發射車、四輛6x6zil131卡車每車攜帶三枚備用導彈,卡車尾部有起重臂,以及一輛電源車、一輛供油車。
戰鬥準備就緒條件下從目標截獲到發射導彈反應時間為1015秒,從卡車向發射車重灌填導彈約需10分鐘,從裝置關機到重新部署陣地需15分鐘。
所以,在戰時移動薩姆6導彈陣地是極其冒險的行為。
如果不算上行進途中浪費的時間,地面部隊將至少有16分鐘失去防空屏障,這對於以色列戰機而言,已經足夠把裝甲部隊炸成爆米花了。
埃及在運河西岸部署了20個薩姆6導彈連,相當於蘇聯的四個防空導彈團,總共有128輛超重的大傢伙。
這對於蘇伊士運河上匆匆佈置的12座浮橋的運載能力,是一個挑戰。
那玩意兒運輸近40噸的t55、t62坦克都相當勉強,好在t55和t62的安全涉水深度都在一米四以上,開足馬力“噗噗噗”的冒著黑煙,也就撲騰過去了。
但薩姆6的履帶車沒有這種功能,毫無兩棲能力,而且重心又高,一個不好側翻入水,那就完蛋了!
凌晨四點,第一輛四輛三聯裝履帶式導彈發射車顫顫巍巍透過浮橋,辛苦了一整夜的舟橋部隊在河面上歡呼雀躍,隨後20個連的128輛超重灌備,分四路開始有條不紊的渡河……
凌晨六點,埃及第三軍團率先抵達運河東岸,立即擺開陣型奔襲十公里外依舊在燃燒的以色列三個裝甲旅的駐地。
一小時後,伊斯梅爾得到訊息:
以色列部署在運河東岸的三個裝甲旅和一個步兵旅,果然已經全軍覆沒,第三軍團清掃了剩餘散兵遊勇,這顆卡在埃及渡河部隊咽喉的釘子,確定被拔除了!
伊斯梅爾下令:
“第二、第三軍團繼續推進,在距離運河60公里處構築防線,隨時準備迎擊以色列的地面部隊。四個薩姆7防空團穿插掩護,在薩姆6導彈陣地建立之前,為地面部隊提供防空屏障……”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