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隅河發源於德母拉山,源頭海拔5475米,全長295公里,向南流至前門裡的巴蘭崗附近流入印度,轉向西南匯入布拉馬普特拉河,整個流域都是高山峽谷地貌。
來的時候小分隊常常在水流平緩處漂流而下,只是在翻越帕特凱山時花了些力氣,過帕特凱山之前,又走的獨龍江水域,很是省了一些腳程,也沒吃多大苦頭。
可現在要護送目標碩大的鐵箱子,就不能走這條路了。
莫說這察隅河水勢洶湧,就是那邊的獨龍江也不好過,在沒有船的情況下走水路逆流而上,簡直是天方夜譚……
更何況他們還過不去帕特凱山!
這座山正處於喜馬拉雅山脈東南山麓,具有全世界最高的年降雨量,山大溝深倒還好說,關鍵是叢林極為茂密,人過都得往樹上爬,這些個箱子——
卡住了怎麼辦?
總不能一路伐木,那到猴年馬月了……
想要不走叢林,那就只有一條路——
大名鼎鼎的潘哨山口,也就是中國遠征軍喋血奮戰過的“鬼門關”!
這是阿三東北從阿薩姆平原進入緬甸唯一的通道,戰略地位極為重要,所以現在雙方都各自陳重兵在兩頭鎮守。
要想從此過,起碼一個軍!
小分隊只能另闢蹊徑,往北走,走直線。
選擇阿三鞭長莫及的陡峭山路,只要進入墨脫縣,這三大箱圖紙就算安全了!
寧偉繼續打前站,另外三人在後面緩慢的推進,鐵箱子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三座長滿了苔蘚的“假山”,兵王級別的偽裝,自然可以把鐵疙瘩變成惟妙惟肖自然地貌……
魯迅先生說: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可這裡確實有路,但湮滅小隊不敢走,阿三拿了人的手短,所以在能走的路上,都修建了哨所,企圖讓手變長。
對付一個區區一個哨所,武裝到牙齒的湮滅小隊自然是手到擒來,但這會打草驚蛇,往後的路自然就斷了……
所以,只能走沒人走的地方。
李奎勇的計劃是豐滿的,現實卻非常骨感,從薩地亞到巴普卡,直線距離不到八十公里,可小分隊足足走了兩個多月!
並不是所有山都能爬的!
尤其是他們還扛著三座假山,要穿越陡峭的峽谷,還能吊著繩子過去,但面對刀刃般的高山,湮滅小隊就一籌莫展了。
攀巖,對人可以,對假山?
阿三哨所中,但凡有一個閒的蛋疼的傢伙,只要拿望遠鏡一看,就會發現對面陡峭的山壁上,有三座假山在挪動……
只能等到黑夜降臨,四個人做足了偽裝,馱著假山一寸一寸在哨所的鼻子底下往前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