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長愣了一下:
“慢著,你叫李奎勇?”
李奎勇大聲回答:
“是,首長!”
寧政委瞪了李奎勇一眼,無可奈何的解釋道:
“他就是那個陝北石川村的知青李奎勇,也是這幾年的學習標兵李奎勇。我們團經過靖邊的時候,恰好遇見了,感覺他是個當兵的好苗子,留在那浪費了,就把他挖了過來,這幾天才到的!”
同樣的道理,寧政委也沒說他跳舞的事兒。
師長讚賞的看著李奎勇,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這思想覺悟不愧是全國標兵啊!
才穿上軍裝沒幾天,就毛遂自薦要加入先遣隊了?
這麼一來,於情於理都得允許李奎勇加入先遣隊了,正好可以鼓舞士氣!
回去的路上,寧政委把李奎勇罵得滿頭包。
但在先遣隊出發的時候,他還是把自己的配槍、水壺、手電筒、望遠鏡等一堆好東西一股腦兒都塞給李奎勇了,還一個勁兒的囑咐他萬事小心,決不能冒頭……
這李奎勇可不敢答應,他就是來冒頭做任務的,只能辜負寧政委的一片好心了。
果然,李奎勇見到了胡八一!
先遣隊一行十四人,其中四名工程技術人員:
地質勘探員洛寧是個北京妞,長得很漂亮,一副黑框眼鏡後面,有一雙會說話的眼鏡。測繪員張凡正值壯年,跟洛寧一個單位。另外兩個老工程師,地質專家王工和上海地勘院的劉工。
十名戰士,領隊的是胡八一他們連的指導員李健,其次是他們班長。
其餘八人按戰鬥力排名分別是:
李奎勇、雪區入伍的藏族兵“尕娃”、黑龍江的“大個子”、胡八一、炊事員老趙、只有十六歲的吉林通訊兵小林、衛生員小何、木訥的新兵蛋子小郎。
李奎勇總算知道為什麼裡胡八一他們為什麼會被團滅了。
那四個秀才暫且不提,理論上有十名戰鬥人員,其實除了指導員、二班長之外,就只有尕娃和大個子兩個人能打,胡八一和小郎是新兵只訓練了三個月,剩下的就是提通訊員、炊事員、衛生員幾個拖油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