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長安城有那麼多的水泥作坊正在修建,微臣倒是覺得可以在關中地區先興修水利,等條件成熟之後,再在各道一起推廣。”
杜如晦思考了一下,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雖然朝廷的賦稅收入比較緊張,不過該花的錢財還是要花的。”
作為尚書左僕射,蕭瑀也站出來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出生南方的他,更加清楚水利設施的重要意義。
“陛下,微臣覺得工部可以組建匠人修建一座屬於朝廷的水泥作坊,這麼一來,就可以大大的降低水泥的採辦成本。”
工部尚書段綸知道這個活自己肯定要接下來了,不過也想趁著這個機會給工部搞個作坊出來。
“朝廷已經有將作監了,工部沒有必要再去修建屬於自己的水泥作坊。
再說了,大家使用的都是相同的工藝和技術,工部自己生產的水泥,不可能比其他人要便宜的,所以修建隸屬於工部的作坊,意義不大。”
戴胄一巴掌就把段綸的想法給拍死了。
商人重利,所以才能把作坊經營好。
一旦由工部出面組建水泥作坊,到時候會是什麼一個情況,戴胄覺得自己都能想得到。
一幫大臣在那裡七嘴八舌的紛紛發表意見。
整體來說,大家還是支援興修水利的,只是可以預見會有不少問題,大家提前先商量一下處置辦法。
而作為水泥的始作俑者秦協道,聽說了朝廷的動靜之後,也甚是欣慰。
不枉自己把水泥製作技術給擴散開來啊。
朝廷之中這麼快就有人動了起來。
看來古人的智慧,也是不容小覷的。
“秦郎君,目前地基都已經按照你之前提出來的方案在平整了,但是為何要一次性挖這麼多的下水道,我還是有點疑問。
對於皇宮來說,太過寬敞的下水道,意味著有人可以透過下水道進行移動,這對於裡面居住的貴人來說,是一個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