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是頡利,肯定要盡起全族大軍,橫掃大唐北部邊疆,直接陳兵長安城外,哪怕是不能把長安城攻下來,也一定可以收穫豐碩的財富。”
秦協道自然是可以回去跟秦瓊說這個觀點,讓他找李世民彙報,提前應對突厥人的到來。
但是一個東西拿出來買幾次,也沒有什麼壞處。
再說了,在李世民耳邊說的次數多了,他才會真正重視。
“小郎君,你怎麼稱呼?”
兩位中老年帥哥被秦協道的話給嚇到了。
愣了一會之後,老年帥哥才問了一句話。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鄙姓秦,名協道。”
“秦協道?莫非是秦叔寶家的大郎,當日立下大功的秦協道?”
老年帥哥再次愣了一下,然後接著說:“老夫楊恭仁,這是舍弟楊師道。沒想到事情過去了這麼久,才第一次見到大功臣呢。”
楊恭仁看秦協道的眼神比較複雜。
他本來是武德朝的宰相,中書令的位置做的好好的。
結果李世民來了個玄武門之變,然後立馬就開始向各個要害部門安插人手。
他這種並非秦王府嫡系,中書令的位置自然是保不住了。
雖然李世民還是給他留了個雍州牧的位置,也算是位高權重。
但是這是一個實打實的貶斥,卻是跑不了的。
要不是當初秦協道兩次救了李世民,楊恭仁估計還可以繼續在自己的宰相位置再幹個幾年呢。
“原來是楊使君和楊侍郎,是晚輩唐突了!”
秦協道剛剛有點反應過來,自己這麼跑過來似乎有點掉價,正在糾結著怎麼回去。
結果發現眼前的是楊恭仁和楊師道,那剛剛抬起來的屁股,立馬又坐下了。
雖然楊恭仁現在有點實勢的樣子,但是他跟蕭瑀有點類似,算是三朝重臣,其實還是頗受李世民信任的。
最關鍵是他能夠善始善終,不用擔心後面被牽連。
還有那楊師道,以後也是宰相級別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