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落櫻電視臺、前新港映畫臺,真的只有電視臺沒有紙媒,市值20多億円,相當一億多港幣。
趙學延從小股東手裡收一波股份,控股65%。
市場上隨便收點就69%達到了絕對控股權。
唐牛也不傻,多好的機會啊,幹嘛不拿點小錢錢收點股份?唐牛現在都手握集團3%股份。
三四百萬港幣,他拿的出來。
這樣的上市集團,除了走近法制的新欄目,效果應該不錯,又收編一家日銷量十萬份以上的報紙,絕對是利好訊息啊。
若是放在港島,日銷量十萬份是一流報紙了,港島才幾百萬人,這幾百萬裡還有不少人是文盲呢。
畢竟港島的人口絕大部分都是內地逃難湧去的。
島國不一樣,一億多人口,目前這社會環境教育水平也不差,日銷十萬份……很一般。
就說一個,哪怕到了21世紀10年代中期,那都是膝上型電腦、智慧手機遍地走的年代了,島國幾個頂尖報社,如讀賣、朝日、每日等報社,日銷量強的還有一千萬份,弱一些二三百萬份。
網際網路和智慧手機衝擊下,最吊的日銷量近千萬份。
這就別提1986年了。
在島國一份報社,日銷不破百萬,根本都不起眼。福山勝平之前工作的金川報社集團,他們最大的一份席捲全島國的報紙,平均日銷都在五百萬份以上。
那才是島國一流報社集團。
趙學延覺得,自己策劃了這麼多大新聞,第一天免費,第二天只要可以延續精彩,說不定就能把日銷量衝擊到近百萬、破百萬了……
比如,他第一天播報採訪某個被阿兵目前犯的島國青年,採訪對方家庭現狀、犯事阿兵現狀。
下一天繼續追著這個事情報道,看了第一集的島國人,難道不想看第二集?第二集收費……報紙多便宜啊。
第三集第四集呢?
再說,被禁播時的某斷腿青年,只是阿兵和島國軍民魚水情裡,被折騰禍害的一個目標,他手裡還掌握著幾十個被禍害欺壓的島國人訊息、阿美利不家大兵訊息。
就這麼一些事連續報道,足以分成好多集,比抄長篇還精彩。
若他短短時間把電視臺搞起來,報社也一下子日銷翻十倍,或更多。
現在市值一億多港幣的落櫻傳媒,那得翻多少倍?
這比喇叭搶劫三合會都賺太多倍了!就是老李那貨在港島各種折騰地產,又要多久才能賺這麼多?
“好心好意”創造發明了公攤……這黑的也有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