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的被繳械用繩子捆著,不投降的被鐐銬鎖著。梁薪帶著叛軍浩浩蕩蕩地往汴京趕,而此時的汴京卻早已亂成了一片。
方臘。明教中人稱他為聖公,江湖中人叫他方爺或者是十三爺。他出身貧苦但卻性情豪爽,他貌不驚人但卻讓無數英雄折服,甘願聽命於他供他驅使。
但是無論怎麼樣,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居然可以帶著士兵大搖大擺的走到這汴京城下。
從清溪縣出發到這汴京城,沿路上他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攔。他明教大軍以及三山五嶽的綠林豪強全都士氣到達了頂點,他們甚至都沒去想自己能不能攻破汴京,他們已經開始在想進入汴京之後,方臘做了皇帝自己又可以做個什麼大官。
方臘經營明教多年,汴京城中早已被他埋下需要秘密組織。比如當初的天香樓,或者是現在的神兵坊。
神兵坊。汴京城中最大的鑄造坊。這裡有很多兵器,也有很多鑄鐵大漢。此刻接到訊號,這些鑄鐵大漢立刻拿著兵器衝向汴京東城門。
漢子們的出現令守城士兵措手不及,他們很快將城門奪下將城門開啟。方臘大軍抓準備機會衝進汴京城。護著守城計程車兵立刻阻攔,原本在城中巡邏的禁衛軍也趕過來加入戰鬥。雙方在城門口展開了拉鋸戰,一會兒城門被方臘大軍所奪,一會兒城門又被宋兵搶回來。
到了最後,城門口的屍體已經堆得像山一樣高。這樣反而使得方臘大軍不好攻陷城門,城門終於被守住了。
皇宮之中,趙佶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坐立不安。戰報一個接一個的傳入宮中,當聽聞東城門被開啟,方臘反賊險些如城時,趙佶面如死灰。他以為自己這個皇帝快要做到頭了。甚至於他已經在考慮是不是傳旨將皇位傳給太子趙桓,然後自己喬裝成老百姓帶著金銀珠寶逃出汴京去做個悠閒的富家翁。
這樣的想法一發而不可收拾,他甚至已經提筆準備寫詔書了。此時卻有小太監來報,說是蔡京帶著一干文臣武將進宮想要覲見。
趙佶傳蔡京他們覲見。蔡京帶著近百位大臣走入宮殿之中,在蔡京的帶領下群臣大呼道:“求皇上暫時移駕,躲避一下危難。”
“移駕躲避?”趙佶苦笑著搖搖頭,他心道你們當朕不願意走嗎,如果不是方臘大軍已經將整個汴京城圍得水洩不通,我早就下令讓禁衛軍帶著我出城南下了。心裡想雖然是這樣想,但是表面上趙佶還是說了句:“這裡是朕的皇宮。朕往哪裡躲?難道還要朕把這皇宮拱手讓給那群反賊嗎?”
“皇上!反賊勢大,我們不宜與之硬拼。眼下我們只需要暫時南下江南,然後再調回邊境上西北大軍調回來,到時候滅殺這些反賊就猶如捏死幾隻螞蟻一般簡單。”說這話的是兵部尚書楊豐日。
楊豐日任兵部尚書,但是並無實際兵權。不過他對這眼前的局勢看得還是很清楚,他這話說的趙佶心中大為意動。
“這……”趙佶沉吟著,既想答應又不好意思。他在等群臣再度求他答應。
而恰好就在此刻,開封府尹黃有德未經通傳便跑進宮殿之中報告道:“啟奏皇上!討逆大將軍忠義侯梁薪已經帶著山東叛軍賊首梁瑞、右路先鋒將軍李達、以及其他百餘叛軍賊首和數萬戰俘回京。如今忠義侯已經在城外與方臘反賊交戰,反賊暫時已經退到汴京城外。忠義侯想要進宮請罪,微臣特意來請旨是否帶忠義侯進宮?”
“忠義侯帶軍回京了?”趙佶驚訝無比。他愣了愣後反應過來,大喜叫道:“傳!立刻傳忠義侯進宮。”
“是!”黃有德興奮地退下去傳梁薪進宮。
梁薪身穿甲冑隨黃有德走進皇宮,那身甲冑破破爛爛,身上全都刀痕破口。進入大殿之後,梁薪見到皇上立刻跪倒在地,然後磕著響頭道:“皇上!微臣不負皇命剿滅叛軍歸來,微臣自知有罪,還請皇上降罪!”
PS:第二更到。還是求一下收藏,如果今日收藏破120。明日三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