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兒,步鸞過來說,飯菜已經妥了。於是曹朋等人又一起上了酒桌,推杯換盞,好不熱鬧。
“大哥怎麼沒來?”
“他可舒服了……虎豹騎練兵,他隨同前往。
估計這次回來,肯定要有升遷……我估摸著,虎豹騎司馬不成問題,甚至可能會更厲害些。和半年前相比,曹操顯得衰老許多。
今年,曹操方四十四歲,但是看他斑白兩鬢,會讓人以為,他已經過了五旬年齡。花廳的光線有些昏暗,使得曹朋看不太真祥。不過他還是能感覺得出來,曹操身體上的疲憊之氣。
“卑下曹朋,見過司空。”
曹操擺了擺手,“友學,坐吧。”
“喏!”
曹操靠在榻上,並沒有立刻說話。
良久,他沉聲道:“年末,你父將往譙縣,遞交族譜,而後便可歸宗認祖了。”
“啊?”
“你這一支,自徵和二年顛簸流離,到今日已近三百年,確是受了許多苦楚……而今,是時候回家了。”
曹操這一席話,說的聲情並茂。
曹朋連忙匍匐地上,“若非司空,我父焉能歸宗。”
“好了,起來吧。
我查過族譜,論輩分,你父和我同輩,你應當喚我一聲世父。阿福,我不瞞你,近來我時常有力不從心的感受,但是卻無法與外人道。你年紀雖,確是個懂事的孩子。你在雒陽做的很好,甚至出了我的預計……只是這件事,並沒有結束,甚至只是一個開始……我實不知道,該如何說才好。你破了此案,我很高興;但內心中,卻又不希望是你破案。”
“世父此言,從何說起。”
曹操眸光閃閃,輕聲道:“你可知道,你破了這案子,卻讓我不得不走到漢家的對面啊。”
曹朋,倒吸一口涼氣。
沒錯,雒陽大案告破,不可避免的會有一批人受到牽連。
這其中,很有可能牽連到漢室,於曹操來說,並非一樁美事。曹朋不清楚,歷史上曹操在解決衣帶詔的問題時,究竟是怎樣一種心態。但也正是因此,曹操才得了國賊之名,和漢家徹底反目。雖說此後雙方相安無事,但貌合神離,彼此間的明爭暗鬥,始終不曾斷絕……
世家搖擺不定,令曹操感到頭疼。
於走到最後,曹操不得不頒佈唯才是舉令,說出了不問出身,不問德行,只言才幹的言語……
其目的,就是為了消除與漢室對立,所產生的影響。
世家的不配合,或者說世家的猶豫,令曹操走上了寒門主政的道路。
然則如此一來,也使得曹操與世家產生矛盾。唯才是舉令沒有錯,可惜所推行的時間太短。
建安十五年頒佈第一次唯才是舉令,到建安二十二年第三次唯才是舉令,寒門登上政治舞臺的時間,不過數載。如果曹操有充足的時間,說不定可以解決寒門與世族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但第三次唯才是舉令頒佈之後三年,曹操病故。曹不登基後,為篡奪漢室,與世族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