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異星遺蹟獵人> 第七百八十章 不同的困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八十章 不同的困境 (1 / 3)

舊紀元的東瀛武士一般都會攜帶一長一短兩把刀,騎兵是一把較長的太刀和一把脅差,步戰的武士則是一把較短的打刀和一把脅差,也有一些武士會選擇再多帶一把專門用來破甲的“鎧通”。這是一種刃長在二十公分以下的短刀,刀嵴較一般武士刀更厚,一般不做噼砍,而是用來貫穿鎧甲上那些薄弱的地方。

但在實際戰鬥,無論是脅差還是鎧通,都很少會有用到的時候。

(二刀流除外,宮本武藏發明的二天一流,右手持握太刀左手持握小太刀,但一般模彷他的武士沒他這種本事,雙刀就縮水成了打刀和脅差……另外,就算是剖腹,一般也不會用脅差和鎧通,而是一種專門的短刀。至於很多影視作品裡的東瀛軍官直接用打刀或者脅差來剖腹,無非兩個原因:一是製作組考證不足,二就是當年軍隊中很少會攜帶專用的剖腹短刀,所以用其他東西代替。)

脅差和鎧通使用率低的原因很簡單——凡是冷兵器,十有八九都必須遵循一條鐵律: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

雖然短小精緻的兵器在貼身搏鬥和狹小空間內具有一定優勢,本身也有著長兵器無法比擬的便攜性和靈活性,但在絕大多數的戰鬥場合中,都是一定會被長兵器所壓制住。

試想一下,自己手裡的匕首還沒夠到對方的身體,而自己卻已經處在了對方長劍的攻擊範圍之內,這種戰鬥誰的優勢更大自然不言而喻。

古代的軍隊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兵,主武器都必然會選擇槍、矛、戈、鉞、戟這類長杆兵器,就連朴刀這種冠之“刀”名的武器,其長度也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武器的長度,很多時候可以抹平雙方之間實力的差距,甚至做到反超……而淺野昭手中這柄備用的脅差,刀刃長度堪堪只有尼諾合金戰刀的一半。

至於雙方的實力差距……如果說這個從濃霧中浮現的身影就是剛剛在幻覺裡出現的那個襲擊者的話,那對方的實力絕對不會在淺野昭之下。

即便先前的戰鬥只是幻覺,但那股殺意卻不是假的,能夠擁有這種殺意的人,戰鬥力絕對不會弱到哪裡去。

那個模湖的人影突然擎起了刀,刀刃朝上,刀尖直指淺野昭的眉心。他原本平緩的步伐陡然加快,三步之後,更是直接向著淺野昭狂奔而來!

“曾”地一聲,雪亮的脅差瞬間出鞘,淺野昭矮身俯衝而出,兩人之間的距離轉眼間就拉近到了不足三米!

就在對方挺刀向前刺出的時候,淺野昭的上半身卻突然向後仰倒下去,將身體重心再度壓低,從奔跑的姿勢變成了貼地滑鏟,與此同時,他將左手手中攥著的刀鞘用力地朝對方的門面砸了過去。

對面淺野昭的變招,對方只有一種選擇,那就是朝另一側後退,躲閃或者用戰刀挑開砸過來的刀鞘。

霧中的人形原本的持刀姿勢是刀刃向上的挺刺,想要攻擊到緊貼地面的淺野昭就必須翻轉刀刃再向下揮砍,發力的方向會和原先的動作徹底相反,在完成變招之前他的面部就會被刀鞘給砸中。

刀鞘雖然脫手,但卻被淺野昭的意念觸鬚所緊緊包裹著,如果被其砸到腦袋,以破壞力,完全不亞於莫珏那支TAC50反器材狙擊槍頂著腦門開上一槍。

就算無法殺死對方,也足以讓對方失去平衡或是出現短暫的遲滯,而這時候,拉近距離的淺野昭就可以用手中的脅差向對方的下三路發動攻擊。

這種招數很陰險,但卻十分有效。一名戰士,無論是白刃戰還是徒手搏鬥,身體下盤都是最關鍵的地方,穩固身形、靈活移動、力量爆發……最主要依靠的就是腿部和核心處的肌肉群,要不然,古時代的時候習武之人也不會把扎馬步當作入門的基本訓練了。

真正以命相搏的時候,從來就沒有什麼堂堂正正可言……只要能殺死敵人,再陰險無恥的招數,只要能達成目的,那就是好招數。

《諸界第一因》

更何況淺野昭用的本來就是“一寸短、一寸險”的短兵器,不靠陰招險招的話,他根本就沒有半點贏面。

然而,讓他沒有預料的到是,對方竟然完全無視了砸過去的刀鞘,反手便會揮刀向下噼開——他的變招動作沒有任何遲滯阻礙的感覺,淺野昭甚至懷疑這個模湖的人形內部根本就沒有骨骼和肌肉,而是一團如同液體一般可以隨意變化的濃霧。

刀鞘和刀刃幾乎是同時逼近了各自的目標……淺野昭只能選擇打斷自己的攻勢,狼狽地滾向一側。

那他扔出的刀鞘,則是從對方的“腦袋”位置穿了過去,落在了地上。

淺野昭飛快地從地上爬了起來,抽身後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