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利想與竹林城的編年史作家,同時是五十人會議書記的李維尼,見面的目的變成了兩個。
一個目的是,為了詢問竹林城有無關於莉莉薇傳說的記錄。
另一個目的是,為了詢問竹林城詳細的最新狀況。
後者的目的,完全是來自羅利的職業病所引起的興趣。
而回顧一路行商至今的前例,儘管莉莉薇願意聆聽羅利說話,那她也沒給他好臉色看。
事實上,如果有人詢問:“有必要為了賺錢,從紛爭之中找縫兒鑽,不顧危險地想要像鍊金術那樣吸金嗎?”
羅利的答案會是——完全沒必要。
羅利在聊情鎮所獲得的利益之多,足以讓他只要如往常般持續風平浪靜地做生意,就能在不久的將來實現擁有商店的夢想。
既然如此,與其分秒必爭地運送商品設法賺錢或是冒險去做投機生意,不如靜靜待在城鎮,花時間建立人脈,這樣對未來的生意會有很多幫助。
雖然不是商人的莉莉薇,沒有明說哪條路對未來的生意會有幫助,但她卻提出了相似的論點。
她說:“既然不缺錢,不如悠哉一些。”
因為坐著不動很冷,莉莉薇在談話的途中就已鑽進被窩裡,不久之後,就開始打起盹來。
當羅利坐在莉莉薇床邊說話時,莉莉薇毫不矯飾地輕輕握住羅利的手。
坐在莉莉薇床邊感受著如此平靜的時光流逝,羅利下意識地開始覺得,莉莉薇的意見再正確不過了。
然而,如果是在旅途上還說得過去,可一旦來到城鎮,羅利就無法悠然度日了。
因為,行腳商人本來就不是那麼悠哉的生物。
雖然,羅利很希望莉莉薇能明白這點,但似乎並不容易。
不過,該說是幸運嗎?
羅利目前並無法立刻採取什麼行動。
從竹林城目前的狀況看來,想必,所有參加會議的人,包括李維尼在內,都不可能不經考量地就與外地來的商人們見面。
因為,這是攸關竹林城存活的皮草進出口事件。
萬一,遭人惡意造謠與來歷不明的外地商人見面,恐怕會因此失去在城裡的社會地位。
羅利要是參與了會議的人,那他絕對不能與外地商人見面。
即便如此,仍打算和外地商人見面的話,就必須要委託有辦法從中牽橋搭線的人。
只是,究竟有沒有必要這麼做?
當羅利重新思考時,也無法說服自己點頭認同。
而且,如果太為難別人,以致讓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就很難再檢視有關莉莉薇的記錄了。
雖然,莉莉薇表面上說,過得悠哉一些,但其實,她心裡一定恨不得早點能檢視記錄。
絕對要避免不能檢視記錄的事情發生……就在羅利這麼東想西想時,莉莉薇不知何時已經呼呼睡去了。
還真是吃飽了睡,睡飽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