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擊炮小組回應之後,立刻開始調整手中的60毫米口徑炮管的引數,朝著指揮官所說的方向瞄準。
這款迫擊炮是東方炮兵部隊裝備最多的一款迫擊炮,最大射程5564米,最短攻擊距離50米,持續射速每分鐘20發,重22.4斤,可以很好進行搬運,使用榴彈2.18公斤,有效殺傷半徑達到17.8米,可以發射雲爆彈,照明彈以及煙幕彈等多種炮彈。
最關鍵的是,這款迫擊炮方便攜帶,可以揹著扛著,單人也能夠輕易發射,在緊急情況下,甚至可以拋棄底座,直接發射,是所有迫擊炮中最為優秀的一種射擊。
東方的這款迫擊炮被稱為藍星第一,幾乎是所有現役迫擊炮沒有比它更加優秀的。
很多集團其實對迫擊炮的研究已經陷入了停滯,原因到不是他們沒有研究的能力,而是他們認為現代戰場中,有太多武器可以替代迫擊炮。
這是一款使用場景非常狹小的武器。
常規的炮兵部隊,有各種各樣的遠端火炮,只要相關引數可以明確,完全可以展開超視距打擊,威力更是要比迫擊炮強大很多。
很多火炮甚至有能力一發摧毀一座十幾層的大樓,並且將周邊的所有敵人擊殺。
而在遠一些,還有精準度更到,威力更加恐怖的火箭炮,無論是射速還是射程,甚至是威力上,都要遠遠強過迫擊炮。
至於便攜性,迫擊炮的優勢也已經不在明顯。
各個集團的軍事研發部門一直在研究各種各樣的單兵火箭 彈,這種武器攜帶也算方便,足以讓一個士兵揹著轉移,發射也非常方便,只要士兵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都可以非常輕鬆的完成操作。
最重要的是,單兵火箭 彈的應用範圍比迫擊炮更加廣闊,不僅可以對指定區域展開轟炸,還可以對一些高速移動的裝甲目標形成威脅,甚至可以直接對天上的飛行器發起進攻。
而這些全都是迫擊炮所無法應對的場景。
所以,大多數集團的軍事研發部門都放棄了針對迫擊炮的後續研究,將它歸類到了過時的武器中,並且在部隊中逐漸將其取代。
除了東方外,也就只有一些小集團還有迫擊炮進行大規模服役。
對於東方來說,迫擊炮的應用場景也少了很多,但依舊沒有被東方炮兵部隊放棄,也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在巷戰這種複雜環境下,遠端火炮很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而採用單兵火箭筒來形成對一個陣地的摧毀,卻也顯得太過浪費了。
想要摧毀一個機槍陣地,一兩發火箭 彈可是無法完成的。
而且,如果只是幹掉一兩個陣地,單兵火箭筒的消耗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可東日集團的都城中,天知道有多少這樣的陣地,要是全都用單兵火箭筒才摧毀,那消耗將是一個非常可怕是數字。
到時候,不僅成本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想要補給上這樣的消耗,後勤部隊也絕對無法支撐下去。
因此,東方的炮兵部隊才會選擇迫擊炮作為進攻的武器。
不僅成本低廉,攜帶方便,同時還容易操作,補給方便。
東方的炮兵戰士動作非常快,在短短的十幾秒內,就調整完了所有發射引數,十幾枚迫擊 炮彈瞬間擊發,從炮筒底座中飛了出去,朝著前方那個不斷傾瀉著子彈的東日集團陣地飛了過去。
轟轟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