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魂基地的所有人都在忙碌,感覺每天24小時怎麼都不夠用,恨不得分成兩天來用,而在所有人中,陳淵無疑是最忙碌的一個。
作為龍魂的代理旅長,他必須處理各種突發問題,全盤負責龍魂的軍務,協調各個部門。
另外,陳淵又是基地實力最強的一個,因此在對抗演習中對被擊敗的人員進行總結,然後讓他們贏回來,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一點是他還掛著可控核聚變負責人的職務。
他每隔一段時間都去研究機構開會,對可控核聚變的發展進行商討,這一去就是好幾天,甚至十天半個月。
不過,這些努力並沒有白費,都取得很大的進展。
可控核聚變發展非常順利,第一座核反應堆在秦嶺一帶建設成功,成功將熱電轉化,開始為秦嶺的秘密軍事基地提供更加充足的能量。
而且正準備逐步轉變成民用,取代煤熱發電,淘汰那些汙染的產能。
一旦真正普及開,在能源消耗上為國家不知道節省多少成本。
炎國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也在實驗室建造出來,正在進行測試。
等航空母艦主體建造完畢後,便可以進行移植安裝,再進行相關的測試,這些雖然不用陳淵親自參加,可是相關的一些大體討論,他必須總體把關一下。
陳淵可是掛著全國總工的頭銜。
另外還有一件飛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電磁軌道炮的研發進度。
這個專案是陳淵總體設計完成的,但是具體細節與相應改進工作,則是在原本的研發團隊進行,進展的速度也非常快。
實驗型號在進行一系列的測試中,相信不用多久便會有大的突破。
這也是陳淵預料中的事情。
畢竟炎國在電磁軌道炮上的研發一直都沒有停止過,除了核心部分的研發沒有突破外,其他方面一直都是處於世界頂尖,底蘊相當的豐厚,早在17年的時候,就有一款電磁軌道炮安裝在072型號坦克登陸艦上進行測試,並且對全世界進行公開。
當時還引發西方各國的高度關注,一度揣測炎國是否已經突破關鍵性技術。
現在可控核聚變技術突破,帶來的自然是電磁軌道炮的核心轉變,之前因為在這方面無法突破,導致無法發展,現在不存在這個問題,研究起來自然順利無比。
在這方面研究後,隨之進行的就是基於電磁軌道炮的反導彈系統,精準射擊系統的研發。
當然這些都是由專門的團隊在負責,只有當遇到很難解決的問題時候,才會聯絡陳淵。
陳淵的作用就像是一根定海神針,出現問題立刻解決。
而在導彈方面,因為之前的老一輩科學家的努力付出,技術上一直都是處於領先地位,所以這方面進展也非常順利。
陳淵並不用操心去管理,只要他們按部就班地完成,就可以推進技術的不斷進步。
還有就是神罰武裝直升機的量產已經進入正軌,準備可以正式列裝到主力作戰部隊。
一旦神罰全面列裝,對部隊的作戰能力直接提升一大截,這是整體的提升,而不是某個作戰單位。
畢竟,神罰的效能是目前世界最高水準,比牛子國的武裝直升機還要高出一個級別,一旦列裝等於是將制空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往炎國最薄弱的地方,現在變成最強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