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說的對,這些牆皮好多地方都發黴了,到處都是黴點,全部剷掉才好。”方微很認同方寧的建議,她有點輕微的潔癖,看到角落裡那些黴點都吃不下飯。
爺爺和小爺兩人聽完以後,又繼續忙活了,穿上橡膠靴子,繫上圍裙,戴上口罩,拿著剷剷,裡裡外外去鏟翹起的牆皮。
老房子就是這點不好,砌牆的砌體都是實心紅磚,大梁都是木質結構,不是框架結構,短時間還好,住的時間長了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年久失修是一個問題,這本身質量也確實不過關。
好在方寧一家計劃是暫時用一年多時間,等到時方寧倆兄妹都長大了,準備讀初中了,就該考慮擇校的問題,如果能夠安排到縣城裡面讀書是最好不過的,當然要在縣裡讀書,外來戶子首先要買好房,把戶口遷過來,不然農村戶口是不給辦理插班生入學的,然後就是走關係進哪個學校的事情了,當然這是後話暫時不提。
這房子方寧他們只住一年,那麼勢必不能弄太好了,免得到時候白白浪費給小爺一家,但這也畢竟是處身之地,環境太差也受不了,所以如何既經濟又實惠,還有照顧到美感和享受方面,這也是方寧要考慮到的問題。
方寧拉著爺爺算了一下預算,發現這幾千是遠遠不夠的,最後明顯超過一萬多了,這還是最節省的方案,許多材料農村裡面就有,實在不行二手市場也可以淘到,關鍵是水泥沙子石子以及工人的工錢這些都是沒法省的。所以說開支超過了預算,這樣就有點虧了,包括爺爺也和方寧細緻的商量了一下午,最後的結果是開一個農家樂,反正他們家的裝修完工以後和山莊也差不多。
方寧也很細緻的想好規劃了許多,後山是他們自己家的,有竹林資源,雜草叢生,可以用鐵絲網圍起來,用來放養土雞之類的家禽,右側的山坡是塊荒田,土壤肥沃,本來是小爺家的。
因為他平時在所裡要執勤上班,基本上沒時間種田,就小奶奶開耕種了點瓜豆,大部分是荒蕪的,所以也可以重新利用起來,弄個大點的菜園子,種些農家菜和時令菜。不過這事情要由爺爺去和小爺一家協商,這荒田再怎麼沒用也是小爺家的一畝地。
小爺聽了以後倒沒啥捨不得這塊田地,反正一塊荒田而已拿去用就是了,小奶奶更是沒意見,自從方寧主家來了以後,這每天都有變化,嫡長子一家愛折騰,她也管不了。
倒是奶奶頗為微詞,私下裡抱怨起來,小孫子的弄這東西的開銷也太大了,一萬多塊錢可不是小數目啊。
方解放起初還耐心的給她解釋了幾遍,後來發現講不通,這婆娘只知道眼前的利益,不懂遠處的利益,就乾脆不說了,任由奶奶在他們耳邊碎碎念。
“地面要換成木質地板!”
“牆面刷成純白色的!”
“門窗也要換成花格窗!”
“這翹角屋簷可以掛中國結!”
“這塊水泥墩也敲掉,貼上瓷磚!”
外頭和裡屋,方寧帶著一堆人到處走,隨處指指點點,都是哪裡要改的地方,同時還把農家樂的構想也說了一下,留置一塊地出來,到時候好繼續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