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江對這類包票自然是沒有興趣,他只會看結果。
白江站起身來,看向高江劉平二人一眼,隨後對朱超潘越說道:“行了,你們兩個下去吧,記住一定要好好完成任務。”
朱超和潘越連連點頭,向眾人拱了拱手,便告辭離去。
白江這才轉向高江二人,不緊不慢的說道:“這兩個年輕人的確不錯,值得栽培,只是不能走了彎路,否則就是自毀前程。”
高江笑著說道:“大人有所不知,這朱超乃是沛國朱氏,雖是旁支,但也算是有些天資,十三歲考中童子試,十八歲時舉為孝廉,本可當時便能擔任縣中官職,只是不巧,遇到其父病故,這才拖到今日。”
白江聽後,眉毛微挑,沛國朱氏和丹陽朱氏、吳郡朱氏同出一門,也就是說朱超和朱治、朱恆是一個本家,這倒是有趣。
白江沒有表露出過多的在意,而是說道:“嗯,的確是一個好苗子,培養幾年,可以到縣中乃至郡中任職。”
一旁的劉平聽後自然也不甘示弱,說道:“大人,朱超的確有其過人之處,不過亭佐潘越也不錯,乃是我縣本地人,今年雖然才二十歲,不過倒是胸有溝壑,在去歲黃巾之亂時也曾帶著鄉勇阻攔乃至擊退過黃巾亂軍。”
這讓白江有些驚訝,說道:“哦?當真如此?那也算是非常厲害了,可不能走上歪路,日後也可有一番作為。”
白江將兩個人都點評了一番,便止住話題,看向高江二人,說道:“你們先一步本官出發,說說看,這一路下來,都有什麼收穫吧。”
高江遲疑的看了一眼劉平,隨後只能先說道:“啟稟大人,下官這一路走來,途徑安河、趙廟、西原、山陰、江亭三鄉二亭,主要將各地的春耕檢查了一遍,同時對做的好的進行嘉獎,做的不好的進行斥責。”
白江漫不經心的說道:“哦?那這五個地方哪個做的好,哪個做的不盡如人意啊?”
高江立刻說道:“做的最好的自然是江亭的亭長朱超,其次就數趙廟鄉的嗇夫趙痕,趙廟鄉的春耕完成率也是極高,不僅如此,趙廟鄉在其他方面也一直處於昌國縣前列。”
白江點了點頭,不置可否。轉頭看向劉平,問道:“你說說,你這一路不會和高縣丞所經過的一樣吧。”
劉平有些尷尬的笑了笑,說道:“哪裡,下官這一路從從應、董黃、安河、安德、順江以及江亭共三鄉三亭。”
白江點了點頭,劉平隨後說道:“這六個地方,江亭在教化這一塊算是非常全面以及普及度高的,第二的話,可能就要屬安河鄉了。”
白江嘴角微動,說道:“安河鄉嘛?那你們說說,你們走過的這幾處地方,哪個最差?”
“這……”高江看了一眼劉平,欲言又止,劉平也是一臉皺眉,顯然,白江的這個問題非常刁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