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撞撞、磕磕絆絆、踉踉蹌蹌就是此時機械礦工的狀態。
嬰兒8個月後學爬行,1歲之後學走路,陳立東這次要重新體驗其中的艱辛。
怪不得艾德蒙來索亞後一直躲在天狼島,原來操作這玩意如此之難。
還好駕駛艙內有柔性材料防護,身體沒受到影響。
當然也可能是現在的爬行和走步,動作幅度不大,沒有將加速度的影響反饋到人體。
其實,駕駛這玩意很上癮。
在沙地上,抬腿伸足、側臥翻身;雙臂支撐向前,兩腿伸張向後,向前爬行的狀態,速度其實也不慢。
終於將身子坐正,抬手看看抓起來的沙子,呵呵......
半個小時後,才試著重新起身站起來,有種踩高蹺的感覺。
其實操控機械礦工不難,難的是意識保持自己就是這個巨人。
人能行動,也是肢體接收了腦電波訊號。
這個機械礦工的黑科技就是人機聯結後,反應零延遲。
只要你想,就能所見。
只要保持“巨人的身體就是我的身體”這個意念,就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可保持意識上專一就很難。
人本來就心思複雜,況且陳立東也沒當過巨人!
很容易出現意識上的混亂。
怕的就是指令訊號模糊或者強度太弱。
看著巨人腳趾,很容易產生“這個腳趾頭是我的嗎”的雜念?
雜念剛出現,機械礦工就得了漸凍症。
只有不斷“熟悉”身體,才能慢慢人機合一。
站起來走路之後的感覺好好玩啊。
一步幾十上百米,輕鬆跨過博爾特齜牙咧嘴才能跑過的路程。
遠處的火箭發射塔也只到腰部。
視線非常好,視野內的景物也非常清晰。
甚至當陳立東想看清遠處輪船上那個船員的五官時,視界會隨著意念將那個人的五官放大到適合的程度,讓陳立東來數船員臉上的麻子。
怪不得艾德蒙玩了幾個月也沒罷手
沉浸式體驗、擬真度百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