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開設一個礦場至少需要通電、通水、通路。
可是陳立東在弄出發電機組後,用機械僕從開礦,能省下好多環節。
從裝置兌換平臺具現了鑽採裝備、運輸礦車、鏟裝機械交給僕從們,再把訊號塔召喚過來就行了。
安排人員採購柴油和少量的淡水,從港口沿公路送過去,後勤就搞定了。
其實,西澳這裡最苛刻的是員工們的待遇。
如果聘用當地員工,工資需要按小時支付,僱主不能隨意要求員工加班,作息時間為“9/5”模式,就是工作9天休息5天,工人一到下班時間就不再工作,礦車不管是否載物,都會就地熄火。
特別是,按照西澳這裡工會組織的要求,礦場需要員工住宿的話,每個工人要安排單間,每個房間要配空調、電視、冰箱、衛生間、淋浴房。
後世某華夏央企來開礦就遇到了這些問題出現嚴重的水土不服,後來這家央企想從國內派遣工人過來。
西澳的勞工部門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來可以,但是必須透過雅思考試,電工、焊工等專業人員也必須透過澳方的考試。
現在陳立東還沒有遇到這些問題,他的員工都是機械僕從,24小時連軸轉,有電就行。
執行一週後,陳立東粗略算了算,不考慮機械裝置的投入,這種採礦模式,直接採礦成本為16美分/噸度,換算成60%品位的礦石的話,成本價為9.6美元一噸,比其它礦場要經濟一些。
呵呵,陳立東又把採購機械裝置費用的攤銷和員工工資給忽略了。
那麼,如何把礦石弄到國內呢?
方法很簡單。由於獲得了異時空聯通訊標,系統熔爐能夠開兩個埠,已經能夠實現巨巖礦場這邊吃進、熊島那邊輸出的操作。
就鋼鐵來說,最現實的方式就是一端吃進礦石,一端輸出鋼坯,這是一種逆天的盈利模式。
按照這種模式計算,花費20美元就能在熊島輸出一噸鋼坯。
筆者再水一下小學數學,算算鋼坯的成本,書友大大們可以用讀書幣砸我:
鋼坯=1噸純鐵元素的費用+200度電費;
1噸鐵元素的費用=9.6÷0.8÷0.6=20美元;200度電費大概6.6美元;
所以當前用機械僕從,從澳洲採礦,在熊島輸出鋼坯,一噸鋼坯的費用是26.6美元。
今年以來鋼材價格持續下滑,遠東出售的鋼坯每噸價格平均為210美元,利潤為183美元。
熊島是自由經濟區,沒有稅負,這183美元就是純利潤,將來鋼坯甚至可以足量供應、要多少有多少,暴利啊!
好吧,跟有系統的人就不能談錢、算賬。
..........
遠東這邊,孫旭友、郝月明和李愛國正在海參崴組織為期3天的鋼材交易商洽會議。
收到邀請的國內、國際貿易商有60多家,核心內容是成立遠東鋼材商貿協會,加入之後將享受鋼材供應的會員價。
會員分青銅、白銀、黃金、鑽石四個級別,只要採購額達到一定量級就可自動成為遠東鋼貿的會員。
量級標準分別是:青銅1萬噸、白銀10萬噸、黃金100萬噸、鑽石1000萬噸。
具體規定如下:
在1998年6月底前採購1萬噸鋼材、鋼坯,享受市場價9.8折優惠,自動成為青銅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