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情況,陳立東沉思好久。
賽洋的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這些日子,賽洋員工在鬧事,要求企業漲工資。
郝月明說,從改制以來,員工工資就沒有增加過一分錢。
賽洋公司改制於1993年,到現在企業普通工人工資還維持在三、四百元。
在賽洋幹活並不舒適,賽洋打著科技公司的旗號,主要業務卻是釹鐵硼燒結。
什麼是燒結?科學的解釋是:燒結是指把粉狀物料轉變為緻密體,在高溫下(不高於熔點),固體顆粒相互鍵聯,晶粒長大,空隙(氣孔和晶界漸趨減少,透過物質的傳遞,其總體積收縮,密度增加,最後成為具有某種顯微結構的緻密多晶燒結體,這種現象稱為燒結。
燒結釹鐵硼具體工藝如何呢?大概分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鑄錠。就是把原料鐠釹、鐵(就是用鋼筋)和其他一些微量元素,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混配,在真空爐里加熱鑄成片狀或者錠狀。
第二步為破碎。先用鄂破機將大塊合成金屬錠破成小塊料,再用立磨機將碎料磨成0.5立方毫米大小的粉料。前邊說的氣流磨,賽洋還沒有應用。
第三步為壓型。用壓制成型機將粉料壓制成需要的形狀。
第四步為燒結。把壓制成型的料坯放特製的窯爐裡進行燒結,經過:進爐、燒結、出爐、退磁、反燒等過程,得到毛坯產品。
第五步為最後的加工製造,就是將毛坯材料按訂單的的規格和市場需求進行切割,切片,打孔,打磨、電鍍,最後充磁包裝發貨。
以上基本就是這個時代釹鐵硼的生產過程,實話講,在這個年代,生產釹鐵硼的員工,他們的勞動強度是比較大的,而且工作環境還很差。
在破碎環節,要預防吸入粉塵,員工必須長時間佩戴口罩進行作業。幹久了,肯定得上職業病塵肺。
還有就是噪聲,在破碎車間,鄂破機或者立磨一啟動,面對面說話你都聽不清,長時間工作在這種環境下,容易聽力受損,甚至耳聾。
而鑄錠和燒結過程,員工要穿戴防護器具,既要小心職業性中暑,還要防止燒灼或高溫導致的傷亡危險。
所以,這樣的環境,跟鍊鋼的差不多,人家鋼廠的爐工普遍開一千多,你給開三四百,這叫:不當人。
薊市屬於沿海發達城市,消費水平本來就高,員工的工資再不漲,難以保障一家老小的生活。
賽洋高層當然知道這些,不過他們的打算的很精明,就一個法子:拖。
啥意思?就是拖到員工們自動離職。
當初接收企業的時候,協議約定要保障員工就業和取得勞動報酬的權益,不得無故辭退這些員工。
但是沒有約定必須漲工資啊,於是新的管理層就乾脆不理不睬工人們的訴求。
鬧就鬧吧,該幹活還得幹活,你要是影響了生產,那就按公司制度,扣錢罰款、解聘開除。
在賽洋高層內心裡,巴不得這批改制員工不幹了,他們好從內陸地區招聘一批農民工,頂替離開的老員工。
這年頭農民工好用啊,開得少、幹得多,想用就用、隨時能辭。
今年年初,有一批老員工受不了煎熬、辦了辭職。賽洋就招來幾十
名農民工頂了缺。
老員工察覺了管理層的意圖,就向經開區勞動局反映,當初改制時候你們答應地好好的,會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現在賽洋擠兌我們,你們管不管?
勞動局通知賽洋人事部門去接待,賽洋的人事經理回答很生硬:我們沒有開除任何人,你們想幹就幹,不想幹就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