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賽結束的第二天,由組委會負責、技校配合,調整操作車間賽區設定。
又運來一批機械,佈設好8個加工區域,並用板材進行了隔斷,避免相互影響。
晚上利民機修廠的員工們加班到半夜,才把機械校好,一切工作就緒。
第三天,藍市第一屆“東華杯”機加工職業技能大賽團體賽開賽。
對大賽規則,8家團隊已經清楚。
上午9點,各代表隊集/合入場,先由領隊抽取順序號,順序號也是工位號。
抽完順序號之後,進行比賽專案的抽取。把12個帶序號的乒乓球放進搖號器裡,轉動攪亂後,一個小球滾了出來,3號。
然後工作人員開始發放3號專案的圖紙和材料。
3號專案,實際是一個齒輪減速器的壓縮版,零件包括箱蓋、箱座、齒輪、輪軸等,齒輪又分傳動、從動等幾個型別,輪軸也有輸出、輸入和定位軸之分。
發放的材料中,有箱蓋、箱座和各種齒輪的毛坯,棒料,還有組裝用的螺栓、簧墊等。
加工工藝涉及車削、銑磨、鉗裝,4個小時的比賽時間比較寬鬆。
各隊領隊開始分派任務,各區域響起了機器的轟鳴。
操作車間中,有裁判巡迴檢查,甚至有選手去廁所都派了人監督,難道是擔心從外邊帶進來加工好的零件?
中午的時候工作人員送來了盒飯,有的隊員吃了幾口,有的停不下機器,乾脆沒動筷子。
下午一點鐘,裁判吹響了哨子,比賽結束,各工位的機器停止轉動。
然後就見車間裡進來一批工作人員,抬進來一批電機、皮帶、桁架和一瓶潤滑油。
各代表隊有點懵,這是幹啥?
裁判把各隊領隊叫到一起,大聲說道:“靜一靜,大家都應該知道,你們加工的實際上是一臺精簡版的減速機。下面就要組裝並開機測試,誰的作品好,試一試才知道。”
接下來,裁判招呼各領隊來領取電機,要求各參賽團隊把加工完的作品裝上桁架,注入機油、連上電機,開啟電源。時間是10分鐘。
弄好後,裁判要求各領隊留下,其他人員離場休息。
下午三點的時候,裁判給各個機器停機,評委開始進場,據說5位評委是從燕京科大、薊市大學、趙省理工請來的專家教授。
《仙木奇緣》
各位評委手裡有一份評分標準,接下來進行效能檢測,將按照評分標準給作品進行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