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如水劍道> 第590章 流求土人,閒庭信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90章 流求土人,閒庭信步 (1 / 2)

黑水滌波,青霧升騰。風燈搖夜,赤火熊熊!

穹幕上一輪玉弓微張,漫天灑滿星芒。河漢宛如巨龍,從龍門東山騰躍而出、橫亙玄蒼,又向龍門西山遁去,浩大身影定格在了天上。

大校場上鑼聲漸息,熱鬧如故。拄槍拖矛、挎刀提劍的群俠們,或徐徐踱著,或盤膝而坐,目光大都望向臨水而設的四方臺——沉靜如水,空無一人。

四方臺的四角上,已架起四根兩丈多高的巨木,巨木上懸著四盞碌碡大小的風燈。@精華\/書閣*首發更新~~風燈以箭竹作骨、綾紗為籠,內建青瓷豆一盞,膏脂、松香填塞其間,綿索燈芯從中引出。任憑夜風搖動,兀自長明不熄。

四盞風燈各據一角,將五丈見方的四方臺照得雪亮。臺東面的轅門與棧道上、亦架起數盞風燈,卻是比四方臺上的小了許多,登臺之路倒也通明。

長軒之下,校場四圍,則是架起數十隻碩大的火盆。盆中香油燃起、柴草嗶啵,淡淡青煙搖曳而上,散發出微微刺鼻的氣味。持棍而立的香山寺武僧們,左手俱擎著一根火把,火苗跳動,姿態妖嬈,好似一團團暗夜精靈……

香山寺監院靈真禪師依舊立在轅門下,眼見一眾俠士、陸續坐回蒲團上,才又挺胸抬眸,調運罡氣,催動“十方梵音功”道:

“阿~彌~陀~佛!諸位英俠,稍安勿躁!我朝元相偶感不適、已回寺歇下,唯憾不能與各路英豪觀瞻盛會,特令貧僧致歉諸位!”

群俠聞言,紛紛扭頭望去,果見長軒下正中席位空空如也。左右西平郡王哥舒曜、河南尹蕭璟卻是隔著空座,相談甚歡,全沒將靈真禪師之語聽在耳中。

靈真禪師微微一頓,接續又道:“比武繼續!請掣得號序為“伍叄”的兩位俠士登臺,趁夜一較高下!”

話音方落,眾俠士中踱出一人,頭裹烏巾、身著青襴、足蹬布靴,卻是一派儒生裝束。這人右手捧著一卷簡牘,左手拈著掣中的羽箭,雙目始終不離簡牘,竟看得十分投入。

負責看驗序籤的英武軍衛卒,一把奪下羽箭,有些不耐煩道:“兀那儒生,莫再裝模作樣!快報了名號,待我等搜檢了衣袍,便登臺候死罷!”

儒生這才意猶未盡、抬起頭來,卻是生得一表人才。只見他謙謙一揖,溫文爾雅道:“小生皇甫聰,青要山閒雲閣閣主,幼便嗜書如命,至此手不釋卷。

然進學之途頗艱,終南捷徑亦遠,如今守著幾畝山田、賦閒在家,惟山花寒月作伴,閒雲野鹿為朋。近至洛陽採買用度之物,欣聞“神都武林大會”……”

“鏘——”

那英武軍衛卒將佩刀彈出半截,登時閃出一抹火光,凶神惡煞道:“誰問你這些!使得什麼兵刃、用得何等暗器,速速報來!若再敢囉嗦半句,本將拿你試刀!”

儒生皇甫聰吃了一嚇,驀地蹦退三步,揚了揚手中簡牘道:“小生只有這封書冊、須臾不離左右,比之妻女還親近些……權作兵器之用罷!”

靈真禪師卻走了上來,待兩個衛卒搜檢過儒生周身,才指著他手中簡牘上的兩個“懸針篆”,笑道:“阿彌陀佛!檀越夜讀《春秋》,卻不知當作何解?”

皇甫聰似是被搔到了癢處,雙眸中都泛起異樣神采,容光煥發道:“自是效法“關雲長夜讀《春秋》”之舉!且小生手中這卷,乃是杜預將軍所書《春秋左傳集解》,既有君王將相,更有謀略兵法,讀之不但可以醫愚,且能礪心明志……”

靈真禪師心下頓時有些後悔:這儒生不言則已,一開啟話匣,便是引經據典、口若懸河。果然當得起“飽學之儒”四字。然而話頭既是自己挑起,便不好遽然打斷儒生,只好耐著性子、聽他滔滔不絕講述起所思所學來。面上笑容逐漸僵硬,最終化為欲哭無淚的表情。

堪堪捱了盞茶工夫,靈真禪師眼角餘光瞥見一個奇形怪狀之人,上前喝。(本章未完!

第590章 流求土人,閒庭信步

道:“兩腳蠹書蟲!你到底打是不打?若是畏死怯戰,不妨現下便服個輸、回家啃書去罷!”

皇甫聰這才住口,向靈真禪師一揖,轉頭打量起這無禮之徒:

只見這奇怪之人頭戴珠貝羽冠,手握長柄骨鈹,上身一件鹿皮半臂,下身一條羅紋白布短褌。頸間套著一條皮繩串起的彩螺翠珠、仿若瓔珞,中間綴著一隻玳瑁骷髏,望去瘮人無比。更奇詭的是,這人白繩纏發、自頸後繞至前額,足上滿是傷疤與老繭,似是從呱呱墜地起、便不知靴履為何物……

華夏自古禮儀之邦,對這些野民土著、卻也一視同仁。

皇甫聰按下心頭驚異,行禮如儀道:“兄臺諫言甚是。小生耽於書卷久矣!確是有些不通世情俗務。這便雖兄同往、互較短長,還望兄臺不吝賜教……”

這奇怪之人卻不再理他,轉頭跳上棧道。幾步奔躍後,落在了四方臺中心,放倒長柄骨鈹,卻是旁若無人地演練起拳腳來。

皇甫聰步態從容,看似漫不經心,身形卻自不慢,頗有幾分“縮地成寸”之感。眼見這奇怪之人“耀武揚威”地打著一趟拳法,他也毫不焦急,反而專心觀摩起來,不時沉吟點頭,似是十分讚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