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燭橘光滿,雅室書卷香。
小蠻也尋了胡凳坐下,靜聽覃湘楚欲言之事,雲髻右側、一支銀步搖在燭光下巍巍顫顫。
覃湘楚略一沉吟,便將近來知悉的、崔府被圍的前因後果,向小蠻細細說了。比之小蠻從崔琬口中得知的情形,更多了些令人髮指的細節。
譬如崔曒如何在太微宮受元仲武輕慢,又如何在元府夜宴中遭元載言語相逼……這些不為人知的內情,也唯有祆教佈設在太微宮、潁川別業中的眼線,方能行險探知。
甚至於元載派去圍堵崔府的英武軍衛卒人數、家僕護院的名姓,也以粟特文寫在葛、麻布條上,暗暗傳至覃湘楚手裡。因而,若論對太微宮、潁川別業的瞭解,祆教上下也只有覃湘楚知道的最為詳盡。
覃湘楚聲音不大,但在風軟蟲鳴的靜夜裡,卻好似珠濺玉盤,字字清晰、句句分明:
“……前番我祆教費盡手段,才將王縉趕回長安。誰知前門驅虎、後門進狼!那奸臣元載竟以三子娶親為藉口,跑來洛陽,接替王縉去爭那‘如水劍’……顯然,咱們低估了元載、王縉之流的謀劃與野心。
他二人嘴上冠冕堂皇,欲為聖人道統、為社稷安寧收此神兵,其實是存了‘結黨諸臣、架空天子’之心。想要借‘如水劍’風聞、籠絡收買朝臣,將朝廷攥在股掌,以挾制天下藩鎮、州府。一旦奸計得逞,屆時便是聖人,怕也只能順他二人之勢、才能有所作為。
我中土祆教雖不比道門正宗,卻也容不得這些奸臣權宦胡作非為,妄圖學那霍光、王莽,顛倒了‘君君臣臣’的本分。是以之前才與太微宮王縉明爭暗鬥,搶著尋那‘如水劍’的下落。非為劍也,只是不想叫這神劍落在居心叵測之人手裡。”
小蠻雖是外邦女子,但在義父庇護下時、卻也讀過不少關乎中土的經史典集。是以對史中所載不臣之徒,皆心生鄙夷:“那‘薊州之亂’不過平息數年,這元載、王縉之流便‘好了傷疤忘了疼’又欲禍亂朝政。如此不臣行徑,與東周齊桓、漢末曹操等人何異?”
覃湘楚連連頷首,深以為然道:“初時覃某人也不信。可近來才知,那元載竟與王縉合謀,在長安、洛陽兩京之地散佈謠言。說太子殿下受李長源蠱惑、欲“借劍奪權”,弄得兩京朝臣多有不安,這才將太子與李長源逼走。
是以這次‘神都武林大會’,大半已落入元載掌控中,那河南府與香山寺、不過是明面上的籌劃之人罷了。是以覃某人才向王教主和其他護法兄弟建言,祆教亦當派些武藝精絕之人,去那四方臺上一試身手。不為奪劍,只為打下一些元氏鷹犬,好叫元載即便費盡心機、也只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
小蠻聽罷,美眸一亮,忍不住拍手讚道:“天極護法此計甚好!似這般光明正大的陽謀,即便元載明知我祆教刻意為之、也只得出手硬接。至於輸贏,那元載自是要比咱們更要在意……”
覃湘楚見話已至此,終於面色一正,攏手作焰道:“霜月妹子,老哥哥絮絮叨叨、說了這一籮筐的話,只有一事須討你個態度。”
小蠻也知說到了關鍵處,登時還禮道:“天極護法無須客套,只要對我祆教有益、且能遏制奸相元載野心之事,小蠻絕不敢推辭!”
覃湘楚神色微松,接續又道:“教中現下情狀,霜月妹子想必亦有所察覺。王教主算是‘趕鴨子上架’,勉為其難做了代教主。
但他本就醉心醫道、又無雄才偉略,教中弟兄雖皆敬之,卻無多少畏懼之心。而幾位護教法王,雖也有智計卓越、武藝高強兼雄心壯志者,偏又叫人難以心服口服。
是以覃某人詢過眾人,雖皆同意此法,卻是無人肯挑頭前往。便是覃某人,也自覺威不足以服教眾,恩不足以聚人心。因此我等說來說去,皆覺唯有‘聖女’才是眾望所歸,可令闔教上下心悅誠服、絕無二話。
故此,兩日後的‘神都武林大會’,還須霜月妹子再以聖女身份、統率教中好手,去那‘神都武林大會’上與天下英雄一決高下。屆時百合衛皆隨行而往,以護霜月妹子周全。”
小蠻聽完這番說辭,不禁心中淒涼:
果然聖姑一走,教中許多護教法王、傳教聖使們,便開始暗中各立山頭,拉幫結派。面上仍是一團和氣,其實已在各行其是。而代教主王冰、根基本就不如諸多護教法王深厚,自無法有效統管約束。
因而,天極護法覃湘楚所言“難以服眾”云云,也不過是文過飾非的託詞。祆教教主一職、雖看來誘人,可非但王冰志不在此,便是覃湘楚本人、其實也是興致缺缺。可偏偏屬意教主之職的,又德不配位……
覃湘楚見小蠻臉色變幻、笑意全無,也知眾人此事做得委實有些過頭。心中有些惴惴,便不敢再瞧小蠻的眼神。
燭火跳動,室中無聲。一種叫做尷尬的東西、彷彿薰香燃起,在書房內越積越濃。
小蠻忽地抬眸,語笑嫣然道:“既是‘眾望所歸’,小蠻若是不應、豈非不識抬舉?此事便由我挑頭前往。還請天極老哥轉告王教主並其他護法,儘快將隨行的好手名錄抄一份給我,好叫小蠻心中有數。”
原來,就在方才小蠻如墜冰窖之時,忽然想到楊朝夕身負師命,必會去那“神都武林大會”登臺打擂、爭奪神劍。而自己其實早便打定主意,要趕去那裡觀戰。此時教中既有此意,她何不順水推舟、答應下來?至於最後能攔下多少元氏鷹犬,只須盡心竭力便可。